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初探

甘露

四川富顺第二中学校643200

摘要:课程标准中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教学情境中,要使学生产生快乐情绪,首要关键在于:教师要想方设法操纵各种教学变量去满足学生的有关需要。

关键词:“双基”多元兼收教评结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开始到目前的推广阶段,一直流行着一个颇具权威的提法: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音乐课程改革中也不无例外地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我们一改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法”单一的教学模式,转为大力提倡加大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内容,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加强音乐欣赏的比重,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如今的音乐课堂确实是日趋活跃,学生也日渐乐学而善学,老师乐教而善教。但仔细审视一下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大家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音乐欣赏的比例确实大大加强了,它甚至是取代了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有老师居然提出了不需要让学生学习线谱的想法,认为只要学生能听能欣赏音乐就可以了,并且表示音乐脱盲不是线谱脱盲,而是表示音乐感知的脱盲。

如今,课改重视音乐实践,所以有些老师一提到“新课程”,就以为是要“否定传统教学”,就应不要双基,其实这样是对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认识的偏离。新课程、新理念并非否定传统教法,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和丰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很明确,绝不是不要基础知识,更不是反对知识与技能教学,而是要把双基融合在听、赏、唱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课程标准中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其实,如果我们深谙教育规律,就会认识到,二者之间并非对立关系,不存在取舍问题。就这节课而言,教师全然没有刻意讲授音乐知识,而是通过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变纯粹的双基训练为双基体验。这些知识的掌握是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所以他们的印象就深刻多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教师有些过分追求以学生为主体。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情况,很多老师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打着自主学习的旗号,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一切都由学生说了算,教师却“淡化出场”,游离于学生活动之外,这种不恰当的纵容行为,势必让课堂如一盘散沙,学生学不到应学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老师对双基的教学大多仍然是采用讲解的形式,本该欢快、灵活的音乐被老师说得难懂、难听,一头雾水。教学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知道音乐要素的术语、名词解释而不知道其如何运用。也就是说是只知道如何分解音乐要素却不知道对这些要素进行创造发挥,知其“乐”,而不知如何“游戏”其音乐。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改必须与世界音乐教育新思维接轨,在接轨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新的理念。

1.美感核心的新理念。即在音乐课程研制中,突出音乐美感的作用。以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学生接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不断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感和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促进心灵净化、情感陶冶、智慧启迪、情感互补,使音乐课成为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养成的重要场所。

2.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围绕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跳出目标单一、产业化的教学模式。扭转忽视人的本性发展的教学行为,使人的本质回归到自然人的范围之中。每堂音乐课均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3.多元兼收的新理念。除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之外,广泛学习世界各国音乐经典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精品,多元兼收,继承和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情感价值新理念。即课程的追求目标将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首要,区别于过去将音乐技能放在第一位的做法。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他人、人类,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进取精神。

5.重学习过程的新理念。即改变音乐课“重教轻学”和应试学习型的状况,将课堂的重心转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模仿、体验、领悟、创新、探究、发现、合作和沟通之上。音乐的模仿、体验和领悟积累了音乐感性经验;创新、探究和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求索、开拓和创造的愿望;合作和沟通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6.人文环境新理念。即改变音乐学习中的机械模仿和枯燥训练,不以单纯的专业知识为目标,而是让学生进入围绕人文主题的音乐学习中,了解音乐和相关学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能力。在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耐心、关心、爱心、友善、尊重、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人性的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2]《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3]《音乐心理学基础》.安徽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