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企事业单位中青年干部心理健康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关注企事业单位中青年干部心理健康问题

王佳佳1童柱1王丽娥2

——以徐州市调研分析报告为例

(1江苏省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04)

(2江苏模特艺术学校江苏徐州3203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市企事业单位中青年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措施。方法:运用抑郁体验问卷(DEQ)中文版从200名入组的中青年干部中,筛选出抑郁体验明显的63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运用心理健康系统培训,并于干预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结果:干预组的抑郁体验、总体幸福感和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企事业单位的中青年干部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培训后得到显著改善,说明心理健康培训对于提升企事业单位中青年干部的心理健康素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青年干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培训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033-03

PayingAttentiontotheMentalHealthofYoungCadresinEnterprisesandInstitutions-TakingXuzhouCityasanexample

WangJiajia,TongZhu,WangLi-e.People’sDongfangHospitalofXuzhou,Xuzhou22100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mentalhealthproblemsandinterventionmeasuresofyoungcadresinenterprisesandinstitutionsinXuzhou.MethodsAtotalof63patientswereselectedfromamongthe200youngandmiddle-agedcadreswhowereenrolledintheDepressionExperienceQuestionnaire(DEQ).The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interventiongroupwastrainedbymentalhealthsystem.TwogroupswereevaluatedfortheGeneralWell-BeingSchedule(GWB),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ResultsThedepressionexperience,overallwell-beingandsleepqualityoftheinterven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and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the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Therearesomepsychologicalproblemsinthemiddleandyoungcadresofenterprisesandinstitutions,whichhavebeenimprovedaftersystematicmentalhealthtraining,whichshowsthatmentalhealthtrainingisofgreatsignificancetoenhancethementalhealthofyoungcadresinenterprisesandinstitutions.

【Keywords】Middleandyoungcadres;Mentalhealth;Mentalhealthtraining

近几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关于关心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质的意见》等文件的印发,均提到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青年干部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但有些中青年干部存在焦虑、心理失衡、抑郁等问题,更有甚者因压力难以承受而轻生[1],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及社会和谐。因此,调研评估以及提高企事业单位中青年干部心理健康水平显得颇为重要[2]。中青年干部要想更好地为党政事业奉献,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3]。本研究通过对徐州市多家企事业单位中青年干部心理健康的调研分析,筛选高危人群,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培训,以期为中青年干部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提供帮助,并提供一定的参考。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研徐州市区的企事业单位中青年干部共200人的心理状况。首先使用运用抑郁体验问卷(DEQ)中文版(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筛选出抑郁体验较为明显的中青年干部63人,随机分为研究组31人,对照组32人。其中研究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照组不进行该培训。

入组标准:年龄30~45岁;在职副科级或科级干部;不符合ICD-10关于精神障碍的诊断;无严重躯体疾病;经过伦理学审核,并自愿加入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年龄<30岁或>45岁;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的;不愿参与本调研分析者。

1.2方法

1.2.1调研分析工具采用Blatt抑郁体验问卷(DEQ)、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6],评价无助性、内射性抑郁。前者表现为无助和虚弱感,存在被遗弃和依赖他人的焦虑;后者害怕被拒绝、否认,有明显的自卑感。DEQ问卷得分越高,抑郁、焦虑倾向越严重。GWB用来评价幸福感。分值越高幸福感越高。该量表包括精力、生活满足感、情感或行为控制能力等6项指标。PSQI表用于评价受试者的睡眠质量。

1.2.2调研方法在所选企事业单位会议室进行测评,筛选出抑郁体验明显的中青年干部后,在固定场所,对研究组进行每月一次,为期半年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而对照组不参与此培训,并于研究前及结束时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所有测试均有两名拥有心理治疗师资格的精神科主治医生进行,培训由两名经过统一化课程训练的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进行。

1.2.3培训方法心理健康学授课内容:

(1)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主要讲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问题的类型,增强中青年干部对于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自诊能力。

(2)情绪管理:主要讲述情绪的概念,情绪存在的意义,如何合理的控制情绪,如何利用情绪以及如何做情绪的主人等。

(3)认识与疏解压力:主要讲述压力的概念,明确压力源及传播途径,以及如何应对压力,并合理的化解压力。

(4)完善人际关系:针对中青年干部这一特殊的人群,讲述人际关系的概念,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有好的人际关系,利用人际关系。

(5)意象放松训练:主要通过意象放松体验,自我暗示等,教授中青年干部通过自己,在压力大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放松等。

(6)人格自我完善:通过精神分析等理论,讲述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分型,以及如何才能完善人格,使人格的效能得到提高,使中青年干部更加适应自己的角色,使身心更加的健康与和谐。

1.2.4统计学方法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研究前及结束时抑郁体验问卷的测试结果,见表1。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研究前的测试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研究结束后,两组的抑郁体验问卷分值有显著差异性(P<0.01)。

表1两组抑郁体验问卷研究前后对比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3.结论

此次调研发现,徐州市企事业单位的中青年干部中,有31.5%的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与梁钰苓[7]等的研究,31.8%的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相一致。存在心理问题的中青年干部中,抑郁体验问卷里的无助感、需求感、害怕被遗弃和依赖他人均较正常者严重(P<0.01)。

心理健康体现在拥有幸福感、自我能力发挥感和生活幸福有效感[8]。关注群众心理健康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方针政策[9]。

本研究显示,入组的63名中青年干部中,其幸福感和睡眠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看出,当存在抑郁体验的时候,悲观情绪较为明显,能力亦不能得到自我认可,导致幸福感和睡眠质量的下降。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肩负的责任更大,因此承受道德压力也更突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幸福,更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整个干部队伍的建设及发展[10]。因此,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特别是抑郁体验的中青年干部,心理干预是必须的,但是目前大众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欠缺,以及对于心理问题的回避和抵触,使得很多存在需求的人无法得到有效帮助,而且各级组织对广大干部往往从政治上、工作上关心考虑较多,不太重视心理教育和疏导[11]。

因此重视心理健康培训[12]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党政工作之余,可以集中时间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且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并且,在经过半年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后,研究组的总体幸福感和睡眠质量也确实得到了显著改善,从表二、表三可以看出,研究组的上述量表的测试结果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这与王筱莉[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中提到加强心理健康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亦与刘阿娜的研究结果相同:单位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增强干部们的心理健康意识[14]。

4.不足

本研究以徐州市企事业单位的中青年干部为研究对象,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样本量较小,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大样本量及拓宽地域范围。而且,本研究并没有具体的将学历、性别、家庭环境等因素考虑其中,可能导致变量控制欠佳而影响研究结果,亦将在后续的研究中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楠.浅析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J].才智,2016,(15):243.

[2]孙育航.对加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59-60

[3]张英.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及减压路径[J].党政干部论坛,2012,12:13-15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05-209.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3-86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75-378.

[7]梁钰苓,谢晓玲,贾改莲等.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11):231-232.

[8]牛晶.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调适研究[J].企业导报,2016,(7):177-178

[9]王琳娜.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途径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27):412-413.

[10]张于.领导干部压力应对与心理健康研究--以石家庄市287名处级、科级干部的调研为例[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5,17(8):46-48.

[11]郑红渠.沙盘游戏对干部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12):83-84.

[12]苏曼丽,陶建平.基层干部的心理问题与调适--基于广西的调查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03):28-32.

[13]王筱莉.建立基层领导干部心理辅导机制已刻不容缓[J].党政视野,2016,(Z1):79.

[14]刘阿娜.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柳州市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9):253-254.

基金项目:2017年九三学社江苏省社省委参政议政调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