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唐秀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唐秀兰

唐秀兰

(广安市广安区恒升镇小学校广安638011)

小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从而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学生从乐中得益,从乐中长智,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数学。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草稿纸就演算了几麻袋。通过这样生动典型的事例能激发学生的意志,唤起他们对计算的兴趣;

在上课时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及时表扬进步大,课堂爱动脑,爱发言的学生。对于学困生,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做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计算,并给与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一样的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迈向成功的催化剂,使人终身受益。学生计算习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细心习惯、验算习惯。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教师必须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现在的学生做作业就像完成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完了就行,这就导致了计算错误率高。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检查,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数字写错了没有等,无法口算的还应该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每次作业都提醒、强调,同时教师亲自走到学生中间督促、落实,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了自主检查、验算的习惯了。养成良好书写习惯。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能力。

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口算,加强口算训练。因为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笔算、珠算、估算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很重视对学生加强口算训练,在每节数学课前,我都会利用2至3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如:

1、口算比赛,让学生在书上口算练习题的后面直接写得数,比赛后组织校对、评价。并让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说说自已的诀窍。

2、看口算卡片直接写得数,可以将书上的口算题或一些重点口算式题写在卡片上,学生依次写出得数,最后出示口算题组织学生校对、评价。

3、看口算题直接口答,让学生自已先口算一遍后再指名回答。

4、听算,教师念口算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口算题,听算结束后出示口算题,组织学生校对,评价听算结果。

5、找朋友:让学生拿着口算卡片找到得数等。这种紧张有序的训练形式,既能关注每一个学生,又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大地提高了群体学生口算练习的质量。

四、在作业批改上做到面对面

面对面的批改作业不是面对全班学生,而是针对那些在做作业时马虎大,不细心或一些学困生的学生,面对他们的作业自己先找出错误的地方,帮他们分析错误原因。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同时也利于对差生进行辅导,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不能靠一朝一夕,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作为教师,我们在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持之以恒地练习,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不会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