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重视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

张世明

福建省政和第一中学福建政和353600

摘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看好学生生活实际,用好教材探究素材,做好课堂激励评价。这种探究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真本领。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课堂探究理论素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来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创新教育就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

如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都有大量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既能体现我们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程度,也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真本领。本文就谈谈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重视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重视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要看好学生的生活实际

前苏联教育家列·符·赞可夫曾经在《和教师们的谈话中》指出:“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生活,更不要忘记学生本身的生活。”新一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在教材的编排中十分突出那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必须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入手,把他们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使他们更好地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

学生,特别是如今的高中学生,他们都不再是一张“白纸”了。无论是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还是文化生活方面,他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懂得一些社会生活常识,只不过他们那些经验和常识还是不系统的、零散的。为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才能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衔接。比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一课“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框题时,学生对商品价格涨落的现象就很有体会,他们能列举出“西瓜刚上市时量少,就贵”“每逢节日买鲜花的人多了,价格就高”“农民种的板栗多了,就不好卖”“如今农村养猪的人家少了,猪肉就很好卖”等诸多的社会生活实际,虽然他们还说不准这些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但这些都是他们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体验。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看好学生这些生活实际,从这些最真实的生活体验入手,不断引导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作认真分析,使他们一步步认识到:影响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诸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国家政策,甚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都会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要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最终由他们自己从中归纳得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同时又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一结论。这样一个探究分析的活动过程才是学生最感兴趣、最积极投入的,从中得出的理论观点或者知识也是他们感到最真实、最真切、最不容易忘记的。

二、重视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要用好教材的探究素材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政治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强调,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切实加强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要求,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认识、形成方法,在广泛社会实践中充实思想、提高觉悟。为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每个必修模块中都有大量的实践探究活动素材,这也是新教材编排的一个突出“亮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本领。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与之前的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各个模块的单元、课、框题甚至每一目中都编入了大量的实践探究活动和问题。就拿《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来说,这一课共两个框题、五个目,设计了10个实践探究活动和问题。显而易见,编者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设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用好这些探究素材,以此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处理好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探究活动的内在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材中这些问题的设计大多数都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都是他们身边熟悉的问题。比如让学生谈谈怎样看待“同学生日送礼品,自己生日请一请”这个问题,同学们给出的答案就很具体,有的认为“送礼品、请一请是相互的,礼尚往来是应该的”,有的认为“送礼品、请一请,相互攀比,档次越来越高,这是不可取的”,有的认为“送礼品、请一请要视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而定,适度消费还是合理的”,还有的认为“同学生日也好,自己生日也罢,并非要送、要请,发一则短信,送一声问候,一样能表达同学之间的情谊,既经济,又实惠……这样,就能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得出正确的探究结论。

三、重视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要做好课堂的激励评价

本轮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一教学过程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已不再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与学生很好地合作,还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探究活动氛围,还应该做好课堂的激励评价,不断鼓励和表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同学,要注重他们探究活动的质量水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学习中逐渐成长。

课堂探究活动虽然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全班学生的主动参与。正如刘墨耕先生所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要“在孩子的思想海洋里投下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让波纹无限地扩展下去”。教学活动只有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与能力。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能贯穿两个框题的情境:“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也跟着上涨,加上生猪受疫情影响,猪肉的价格一涨再涨。”要求学生分析说明“猪肉价格一涨再涨”的原因,并思考它对人们生活及生产的影响。这个问题反映了社会生活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然会有话说。但是,教师不能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不管学生说什么都点头说“好”。学生的回答很容易只停留在诸如“饲料贵了,生猪又少,猪肉就贵”或“猪肉贵了,吃猪肉的人就少了,养猪的人就多了”这种表面上。所以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和鼓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与指导,把学生的思维带回到书本上来。当然,有的学生也有一些较深刻的见解。对学生较深刻的回答,教师决不能一个“好”字罢了,而应当联系书本知识,讲清它“好”在哪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还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看好学生生活实际,用好教材探究素材,做好课堂激励评价。这种探究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真本领。

参考文献

[1]方元山著《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2]周国韬等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研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