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威信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浅谈教师威信的作用

高国亭

高国亭山东省栖霞市教学研究室265300

一、教师在学生中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1.有威信的教师,学生毫不怀疑他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领,确信他讲授的知识和道理的科学性。有了这种信任感,学生就会产生努力掌握知识和听从教导的主动性,使教师传递的信息和提出的要求比较容易地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了学生养成良好品质的主动性。学生对教师讲课的要求有个“三步曲”:第一步是讲对,这是最起码的;第二步是讲清,做到这一步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了;第三步是讲好,这个要求当然是没有止境的。但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走这第三步。所谓科学性,实际上还只是第一步的要求。

2.有威信的教师,学生把他看作榜样。教师各种有意无意的示范(治学的严谨性,对工作的责任心,讲述的条理性以及待人接物的文明程度,衣着的朴素整洁等等)都能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3.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都能促成相应的情感,从而达到鼓励或制止的目的。表扬可以使被表扬者在更大范围内(班、级、校)巩固优点、发扬优点,形成良好风气;而批评可以促使被批评者或在更大范围内改正缺点、防止错误。这里要指出的是“批评”这个词的概念,它不是“指责”和“训斥”的代名词,而是有“批”和“评”两层意思和两种不同做法。学术上的“批评”主要是“评”,并无贬意。实践证明,有足够威信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能引起学生的愉快和自豪,同时往往产生鞭策作用,使他们产生要做得更好、学得更好、表现得更好的心情和强烈愿望。这样的教师哪怕对学生作一点轻微的指责或对缺点作一点评论,纵然是不点名的,也会比威信差的教师严厉点名批评一位学生的效果来得好,更能给学生强烈的感触,使他们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或错误。

4.有威信的教师容易与学生沟通思想,学生希望多与之接触。他能在各种场合施展自己的教育才能,学生专心在课堂上听他侃侃而谈,跟着教师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总觉得一堂课的时间过得很快,常发出“怎么又到时间了”的感叹;他们希望心目中有权威的教师能找他们谈话,只是看到教师太忙,若无重大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苦于不敢启齿要求;他们希望在适当时机能组织旅游,以便有机会与这样的教师多多接触;他们及他们的家属欢迎这样的教师登门家访,即使谈掉难得空闲的一个星期天也毫不可惜。

二、教师形成并保持威信要具备的主要素质

1.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威信的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是“搞好”的前提,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情感生活的重要体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是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的首要心理品质。

2.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广大学生,教师只有真诚地对他们认真负责,关心他们的进步,提高他们的能力,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掌握知识,他们必定会理解教师的苦心并从内心敬重教师,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再学不好也对不起教师的教导”。学生这种学习积极性的产生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威信形成的过程。

3.优秀的业务能力。教师务必全面掌握所教课程的教材,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真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寻找研究突破点。即使是同一本教材,对于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重点、难点、突破点也不一定完全相同,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讲课时必定讲究教学方法。如语言合乎逻辑,符合语法并富有感情;书写规范,适度的手势和动作,恰当的比喻时时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使学生能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要一边传授知识,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又使学生产生悬念,同时一步一个脚印,步步深入,又步步留下伏笔,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迫切的需要,其乐无穷。这样,他们才能对知识孜孜以求,真正感到学到老、学不完,既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又能防止产生自满情绪。

4.善于适时适度地运用表扬或批评。表扬或批评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滥表扬、瞎批评。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掌握学生的心境和处境,领悟学生的思想、动机乃至生活和需要等诸方面的情况。教师要了解情况,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区别对待,对主要由主观因素造成的要批评指出,对主要由客观因素造成的要同情补救。

5.对学生要诚恳。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责任,念念不忘自己的使命;必须勤笔勉思,努力为学生服务。

6.教师的仪表要大方,穿着要朴素整洁,打扮要适时适度,行为要合乎礼仪,举止要磊落大方。切忌讲怪话(包括粗话)、发怪言、走怪步、做怪动作。尤其在课堂上,这“四怪”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非但贬低了教师本身,也会使学生感到他们也被贬低了——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教师端庄而受人尊敬。

教师的威信是逐步形成的。基本形成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一个已经形成较高威信的教师来说,这种威信可能继续保持、继续发展,也可能逐渐下降、走向反面。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中,关键的条件是教师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事业心、业务水平是处于积极的发展状态还是处于消极的下降状态。教师是为人师表,他的威信也受社会的影响。教不严,师之惰,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关心热爱学生、与之打成一片、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应当肯定,但如果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得心慈心软、不坚持原则甚至一味迁就学生、讨好对方,长此以往,会适得其反,降低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教师要保持较高威信,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并富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这样,威信才能树立,才能持久,才能真正完成教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