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按摩在中学体育业余训练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重视按摩在中学体育业余训练中的作用

周越

◆徐建辉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255400

学校体育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日趋激烈的竞争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学校业余运动训练也突显其竞争激烈的一面,如特长生的培养、升学、各种运动会、比赛的举行,迫使体育教师加大训练量与训练强度,以争取优异的成绩。但是随着训练负荷的加大,如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以促使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呢?这就需要对训练过程有一个良好的控制,包括训练负荷的适当安排、疲劳的消除等。消除疲劳是训练过程的重要一环,消除效果不好就会影响学生训练、比赛成绩的进一步提高,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消除疲劳的措施主要有:1.充足的睡眠;2.积极性休息,如在公园、湖滨或在海边散步、听音乐;3.按摩;4.物理疗法,如温水浴、热敷等;5.营养与药物;6.心理恢复法,如心理调整、自我暗示、放松训练和气功等手段;7.氧气与负离子吸入法等。

消除疲劳的方法很多,但是具体到学校的业余运动训练与比赛实际当中,受学校的物质与时间等条件限制,有些方法如温水浴、氧气与负离子吸入法等并不能很好地得到运用实施,而按摩作为一种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又简便易行的方法,在消除训练疲劳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在业余运动训练中应重视其应用。

按摩是利用手、足或器械进行各种手法的操作,刺激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以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按摩常用的手法有:1.推法;2.擦法;3.揉法;4.揉捏法;5.搓法;6.按法;7.摩法;8.拍法;9.抖法;10.;运拉法;11.拿法;12.滚法;13.刮法;14.掐法;15.弹筋法(提弹法);16.拨法(分筋、拨筋);17.理筋法(顺筋法)。

按摩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项宝贵遗产。把按摩运用于运动中,以调整运动员的赛前状态,消除疲劳和预防运动伤病,称为运动按摩。按摩对纠正运动员赛前、赛后出现的功能失调,消除疲劳,改善运动能力和防治运动伤病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学习和掌握按摩技术,对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运动按摩分为运动前按摩、运动中按摩和运动后按摩。

一、运动前按摩

运动前按摩可增强肌肉力量,增进韧带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及预防运动伤病,宜与准备活动结合起来,在训练和比赛前15分钟内进行按摩2—10分钟。

1.提高兴奋性的按摩法

被按摩者处坐位,按摩者在其身旁。先用双手拇指揉攒竹穴、丝竹穴、太阳穴,点揉风池、大椎、内关、足三里等穴,接着用重手法快速揉捏肩部斜方肌和从外向内重推至第四至第七颈段斜方肌的外侧缘,使酸胀反映直达头部,最后轻拍肩部约2—3分钟,按摩后再做专项准备活动。

2.克服赛前紧张状态的按摩法

运动员在赛前过度兴奋,常出现坐立不安,情绪激动,多尿,动作协调性下降。这时可用频率较慢、用力较轻、时间较长、接触面积较大的局部按摩,根据所从事的项目,对运动时负荷量较大的肌肉和关节进行轻推轻揉捏等,通过这些弱刺激使抑制过程扩散、兴奋过程减弱而起到镇静作用。

3.消除肌肉无力的按摩法

训练或比赛前,若局部肌肉无力,可在准备活动后先用重推和摩擦3—4次后,接着做1分钟左右的重手法揉捏,然后再做切击、拍击等兴奋性手法,按摩后再做专项准备活动。

4.提高皮肤温度的按摩法

在冬季参加训练和比赛时,常因皮肤发凉,肌肉、关节僵硬而影响运动成绩,甚至发生运动伤害。这时可用较重而快速的按摩和摩擦,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皮肤温度,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活动功能。

二、运动中按摩

运动中按摩是利用运动间歇进行的按摩。因项目的不同,运用的手法和部位也不同,一般对负荷较大的肌肉群进行按摩,手法由轻到重。跳高运动员,多采用揉捏和抖动下肢的肌肉,擦、揉踝与膝关节,轻拍打肩关节;投掷项目运动员,用揉捏、搓和抖动等手法对上肢肌肉进行按摩,并擦、推、揉肩胛部和腰部。

三、运动后按摩

运动后按摩是使运动员迅速消除因剧烈运动或比赛所产生的疲劳,一般采用较轻柔的、轻震动的手法,对负荷较大的肌肉群进行按摩。实践证明:运动后若用10分钟的放松按摩,可以使疲劳的肌肉原有的工作能力得到恢复,而采用10分钟的消极休息就不能使疲劳的肌肉得到恢复。

重视按摩在课余运动训练与比赛中的应用,首先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按摩的作用与意义,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按摩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再就是针对每次训练课后的按摩,教师要作好监督工作,保证按摩的时间(根据学校课余训练的实际,可安排10—15分钟)与质量。通过学校课余训练、比赛中按摩的应用,并积极、始终如一地运用实施到实际当中,将会对整个训练计划的继续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必将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