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特点及应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浅析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特点及应试策略

宗德祥

关键词: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特点;应试策略

作者简介:宗德祥,任教于云南省威信县第二中学。

在高考英语中,完形填空是难度较大、综合性强、区分度高的一种题型。该题型既能考查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多少及运用语言知识的熟练程度,又能检验学生对文章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完形填空题是一道考查阅读、理解、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综合能力的题目,考生的能力层次在本试题中得到充分体现,是高考拉差距的主要题型之一。

完形填空是一篇短文中以连贯性的语言片断为单位填空,使补充后的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本题测试考生在语篇理解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1)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在篇章情景中辨析词义的能力;(3)对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能力;(4)习惯用语等背景常识的运用能力等。

完形填空题材广泛,它涉及日常生活、文史知识、科技小品、社会热点、政治、经济、人物、社会、古文等。体裁以记叙文为主,也可出现说明文、议论文等。完形填空题命题原则是:“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突出词汇语境化。实词中偏重于对动词的考查,试题考查以情景意义选择为主,充分突出了词汇语境化特点。”近年高考完形填空侧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把考查语篇理解能力放在首位,许多试题都需要在通读全文之后才能选择答案,使完形填空在命题思路上更接近于阅读理解。要做好完形填空,就要充分分析其特点,才能采取正确的应试策略。

一、完形填空题的特点

1.重在考查快速领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完形填空人为地设置了很多空格,使文章支离破碎、残缺不全,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考生必须跳过空格快速领悟文章主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路连贯,理解不偏离文章中心。

2.侧重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指根据文章的主旨,通过上下文暗示,对文章整个段落、整个意群的整体文义的把握。

例如:NMET(II)2008完形填空:

Butaschildrengrowoldertheybecomeself-conscious(有自我意识的),andhereachedhighschool,myolderson,Marc,informedme.

A.latelyB.bythewayC.bythetimeD.gradually

And是一个对称词。根据上文,可推断此处需用表时间的bythetime,而根据下文来判断明显大儿子不是最近(lately)上高中,因此答案选C。

3.短文多选材于英美国家近期报刊杂志上原汁原味的文章,语言地道,文章具有知识性和教育性。文章长度一般在250~300词之间。近几年,完形填空阅读量在逐年提高,阅读时间减少为15分钟,对考生的读速要求约为20~24词/分钟。文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4.首句一般不设空,以便为考生提供一个语境。为给考生理解文章奠定基础,使考生更易于理解文章内容,在设计完形填空试题时,总是保留一个完整的,或是大半个完整的句子不探究。文章开头很重要,往往是开宗明义,点出文章的主题。因此,提示句往往在开头,讲究的平均间隔为13词左右。

5.刻意考查把握文章内在逻辑关系的能力,具体说,把握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把握完整句子、意群、语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6.备选答案的词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备选词类主要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其次是介词、连词和代词。备选答案及设置实词是为了引导考生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全面接受信息结构上下功夫,进行语法选择,因为虚词往往影响语言结构,会更多地反映语法问题。

7.所给选项一般为一个单词,而且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为同一词类,或属同一范畴。错误选项的词一般都能与空格前或后的词语相搭配,有很大的干扰性和迷惑性。要求学生从全文整体上理解语境,明辨词语的习惯用法,分析词义间细微区别。

8.考查深层感悟能力。完形填空的考查具有深层次探询的可能性,这就要求考生要理解深层含义。例如:2004年完形填空:

Iwantedtowriteaboutthat,butIwantedto1itdownsimplyformyown2,notforMr.Fleagle,mycompositionteacher.

1.A.settleB.putC.takeD.let

2.A.workB.storyC.luckD.Joy

这两空难度较大,单从与down的搭配我们还不能做出正确选择,联系前面的“Iwantedtowriteaboutthat”我们知道,作者在这里做出了进一步理解。“我想写出来,但我是出于好玩而写的”。Putdown在此等于writedown,因此答案为B。第二空我们必须联系后面——“我”的作文给大家带来乐趣—才能得出。“最初我是出于好玩而写的。”但是它后来给大家带来了乐趣。

9.侧重考查排除干扰完形词义的能力。完形填空题干扰项的设置一般与语法结构无太大关系,重在文义干扰。因此,只要把握了文义和具体的语境,通过词义的辩析,那些错误的干扰项就会原形毕露。

10.以考查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词汇意义为主,以考查惯用搭配和语法等为辅。大多数题要求考生以语篇为线索,对文章通篇理解,正确把握上下文语境的逻辑关系,有时结合基本常识,利用背景知识,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正确选项。

11.长句增多,句式灵活,结构复杂。近年高考完形填空在句子上突出了对作文逻辑及理解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选材上主要表现为长句、复合句增多,句子结构复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插入语等),句式丰富多样(陈述句、祈使句、省略句、疑问句、感叹句等),极大地增加了阅读难度,限制了考生的理解程度。

二、完形填空应试策略

考生在做完形填空试题时,必须做到通篇考虑,掌握主题,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进行推敲,运用自己对语法的掌握,对词的固定搭配及词义、词形、句型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必须在15~20分钟内完成,这就必须在平时复习时运用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掌握解题技巧,正确而从容地应对完形填空试题。明确了NMET中完形填空的特点,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对答好完形填空起着关键作用。

1.细读首句,判断文体,推断大意及主题

“完形填空”所选短文一般无标题,但首句通常不设空格,因此它往往是了解文章全貌的窗口,由此可判断文章体裁,推测文章大意,揭示故事发生的人物、时间、地点、气氛等多方面的信息,对于理解全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若首句交代了when,where,who,what,即四个w,那么就是记叙文,很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为了测试语篇的理解能力,命题者特别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结尾往往是出乎意料、耐人寻味;若首句是提出或解释说明某事物,一般来说是说明文;若首句是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议论文。浏览全文时要重点了解文章中所叙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即who,when,where,what等。

2.通读全文,掌握主旨大意

把短文从头到尾快速阅读一至二遍,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掌握大意。完形填空不是单项选择,它必须建立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根据首句给予的启示,借助于文中的关键词和语义信息,从语篇的整体内容出发,根据具体语境,结合语言结构,全面考虑,把握文章脉络,理解全文大意,在通读中,找出文章主题,作者的观点,文章展开的线索。阅读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开动脑筋,根据初步结论,按照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找准信息词,贮存上文信息,帮助解决下文空格。同时还要运用一些语言以外的知识,如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地理、历史以及生活常识等帮助确定答案。

3.细读全文,瞻前顾后,形意对照,确定范围,排除干扰,先易后难,各个击破

通读全文后,应逐句推敲,从意义上、结构上确定答案的大致范围。注意从以下五点来考虑:

(1)若所给答案是介词,则要立即判断是否是固定搭配关系,若不是,则根据句子的意思、结构及介词的词汇意义进行选择。

(2)如果所给的是副词,则看是否为固定搭配,若不是,则根据句子意思和空间的位置选择时间副词,地点副词,频度副词或其它副词。

(3)若所给的是动词,则需要考虑时态,语态及非谓语动词形式。

(4)若所给的是关系词,则考虑是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或连接副词等。

(5)若所给的是连词,则应考虑是并列或主从结构。

4.复读全文,反复推敲,查漏补缺,调整答案

在完成空格后应将答案代入原文,将全文再通览一遍,仔细检查所选答案是否能使上下文连贯,同时也要从语法入手,检查一下句子的时态、语态、语气、主谓一致、代词的格、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搭配等。在这一过程中,要克服已有的定势,不忽略文章提供的任何细节。对于仍不确定的选项,应坚持自己的第一感觉。

综上所述,解答完形填空题并非没有规律,而是有路可循,有“法”可依。只要理解NMET完形填空题命制的特点,掌握且灵活运用完形填空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注意平时对词汇、短语、句型的多记忆、多积累,加强语感,在打好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加大练习量,进行归类分析、总结,解答NMET完形填空题就会应付自如,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李俊和.高中英语学习方法及高考应试指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云南省威信县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65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