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体育旅游业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保山市体育旅游业现状分析

祁光耀

云南保山学院党政办公室祁光耀678000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保山市体育旅游业现状及保山市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到保山体育旅游业的开发薄弱、两大业尚未完全结合、业知名度不高、保山经济实力低、缺乏体育旅游业的实用人才等结论。提出要把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强化体育旅游市场的文化营销理念、要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开发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区域旅游和要建设高质量的体育旅游人才队伍等建议,更好地促进保山市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保山市;体育旅游业;现状;对策

1.前言

对于保山市而言,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天然优势,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难以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所以急需寻找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改变目前游客停留时间短、重游率低的现状,而体育旅游的特点和形式正好能够迎合大众需求,突破旅游发展的瓶颈。且从目前体育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体育旅游势必会成为旅游业的新星。保山市地质地貌形态多样,适宜开发探险、登山、露营、攀岩、火山探秘等项目,拥有极大的资源优势,保山体育旅游发展具备引导旅游转型发展的潜力。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保山市体育旅游业的现状

2.1.1保山市体育旅游业开发深度不够

保山市对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很高,但在旅游规划、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等方面还不够,缺少区域性体育旅游总体规划,保山市应当加大对体育旅游业的开发力度,突出地方资源优势,把体育活动与旅游充分结合,实现两大业的融合发展。

2.1.2保山市体育与旅游未充分融合

保山市体育旅游业稳步发展,但二者的结合还存在很大缝隙,体育业与旅游业尚未全部结合在一起,,只有二者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的条件,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2.1.3保山市体育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

体育旅游发展取决于拥有的资源和所开展项目的知名度,保山市境内较为突出的旅游景点来看,“火山、热海、和顺侨乡、北海湿地、龙江特大桥、善洲林场、青华海公园”等属于比较出名的景点,但是与著名旅游相比差距较大。精品意识不强,旅游产品形象和知名度不高,旅游宣传、促销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品牌影响力较弱,缺少重点带动性的著名品牌;从资源开发程度看,落地性不强,极佳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资源转化成体育旅游产品的成果少,民族民俗类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2.1.4保山市缺乏体育旅游业的专业人才

体育旅游需要体育旅游管理的专门人才。保山市缺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使得保山市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尽快构建起现代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3.保山市体育旅游业发展建议

3.1合理开发保山市旅游资源

保山市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合理开发保山市旅游资源显得尤为关键。保山的火山群是当地的一绝,可以开发“火山博物馆”,可以建造山地自行车赛道和越野跑道;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引入登山、攀岩、探险;和顺侨乡可以游泳、划船、垂钓等体育项目;龙江特大桥可以开发蹦极、低空滑翔、速降、漂流等体育项目;青华海公园可以组织长跑、自行车赛、定向运动等。

3.2举办相关体育赛事

保山被命名为“保山国家体育业示范基地”,是云南省首家入选的县(市、区)。近年来,保山市先后与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启动了云南省保山市全域旅游国际户外运动文化中心“户外运动+旅游+历史文化”PPP项目、小江桥漂流建设项目、绿道建设工程项目、芒棒户外运动旅游小镇项目等体育业项目的建设。成功打造了腾马赛、高黎贡100英里超级越野赛、高黎贡花海节山地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

3.3加大旅游业与体育业互动发展

体育业与旅游业两者之间店铺具有休闲性和娱乐性,两者有利于参与者的身心健康,在旅游比较发展的城市,其体育业发展也将会获得很大的契机,如果能够把这种契机利用好,那么体育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一个城市更加繁荣的动力。近年来,保山市政府加大了对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视力度,抢抓国家政策机遇,顺势而为,主动融入,不断推动体育、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主动打造品牌赛事,比如采取PPP、“51+49”“10+3”等模式发展体育旅游业,加大了保山的美誉度,传承了历史文化,促进了保山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设施建设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不断加大体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由此可见,在旅游业更为发展的保山市,体育业发展的步伐也会一步步向旅游业靠拢并形成融合,这对于发展体育旅游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优势。

3.4加大力度促进保山市体育旅游品牌化建设

保山市体育旅游品牌化建设尚处于起始阶段,走体育旅游品牌化是保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保山市体育旅游品牌化建设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走品牌化、智能化、规范化、多元化、便捷化、舒适化、全域化的内涵发展道路。结合保山现有的旅游资源,拟树立的旅游品牌有:永子文化品牌、茶马古道品牌、温泉品牌、经典桥梁隧道地理品牌、体育文化品牌、中缅商贸品牌、翡翠文化品牌、高黎贡山自然资源品牌、滇西抗战纪念品牌、两江文化品牌等。

参考文献

[1]柳伯力.体育旅游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03.

[2]朱竞梅.开发旅游项目问题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0,21(2):25-27.

[3]黄燕飞.我国体育旅游前景初探[J].体育文史,2001,(2):18-19.

[4]张苗.石家庄体育旅游开发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学刊,2014,3:197-199.

[5]张智,史国生.南京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