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丁德胜

江西省抚州市实验学校

数学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发展的思想和方法,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并能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在数学问题探究中提高学生数学技能

数学探究源于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适当创设情境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如从生活中创设情境,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其探究学习的兴趣;从学生的尝试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直接尝试数学题目受阻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从动手操作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尝试操作中产生探索欲望等等;在抽象的数学问题面前,教师可在举例或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纳,然后从归纳中发现规律,进而引发他们的猜想。数学教师可根据所讲授问题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既引导学生猜测问题的结论,又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猜想。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和猜想,进而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自己获得的知识有更为牢固的记忆,以及更好的运用能力;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活动。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问题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不仅包括对探究结果的反思,还应该包括对探究过程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思想方法的反思。

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也是学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教学任务。有人认为,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实则不然。其实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传授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学习各种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时候要不断运用到逻辑思维,比如,分析、判断、抽象、综合、概括、推理等。同时,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时,又要以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内容为依据。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由形象具体思维到逻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所以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小学数学的计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解题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进行数学训练。教师设计练习题时要做到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对于那些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设计相对简单的练习题来夯实学生的基础,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思辨性练习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三、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把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教师在备课时,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要考虑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出现它、使用它。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拿它替代枯燥的例题;学生能动手操作发现的,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有模仿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这样,让学生既比较形象、直观地理解了题目的意义,又牢固掌握了计算方法;教师每一次上完新课,可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了“圆的面积”后,可让学生算一算家中钟面的面积;在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分组测量田地的面积等等。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事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在数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促进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数学课堂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场所,我们应加强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实现发展与进步。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愿意探索,敢于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设置悬念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教师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教师要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去引导、去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与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