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创建我们一直在路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特色学校创建我们一直在路上……

熊平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重庆408200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创办于1938年,是一所县教委直属中学。学校因前校址位于平都山(今名山)下而得名。学校现有校地67亩,74个教学班,4209名学生,教职工227人。学校先后被评为丰都县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民防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国家艺术教育特色单位等,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我校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一、理念领航,尚善养正涌春潮

2011年秋,我校在多方考察、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以“尚善教育”为主题的特色立校、内涵发展的新思路。上下求索的平中人深植于丰都“惩恶扬善、唯善呈和”的文化精髓和学校近80年的文化底蕴,提炼出“尚善养正气,求真育英才”的办学理念,设计了校徽、校标、校旗等标识,并把它们物化在大到雕塑、文化墙,小到记录本、信笺等方方面面,以培养师生知善、行善、扬善等行为作为开展“尚善教育”的基本着力点。

学校先后制订了《平都中学章程》和《平都中学2016-2020年发展规划》,确立了“办一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中学”的办学目标和“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三年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培养目标。经过近五年的培育和发展,“首善其身,兼善天下”的校训、“善人善己,善始善终”的校风、“善处善待,善导善化”的教风和“善学善思,善言善行”的学风等理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已根植于平中人的血液之中,得到全校师生的普遍认同,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自觉行为,一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中学已经初步建成。

二、躬行求索,彰显特色铸品牌

1.管理精细化。

学校强化各项工作的主体责任,在确保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个体提升制度、团队共生制度、资源共享制度、品牌塑造制度;健全完善岗位设置、聘用管理、业绩考核、培养培训等长效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领导干部每周填写有效行动记录卡、周前会议题,反思工作得失,提高工作效率。以制度管人,让数据说话。

2.建构特色课程。

按照总体设计、分步推进的思路,2013年开发了以“尚善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校本课程资源,编写了七至九年级《善念在我心中》、《善行从我做起》、《让善与我同行》三本校本教材。

2015年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建设,组织优秀教师整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梳理学科发展特色和发展优势,编写了学科课程纲要、学期课程纲要、单元课程纲要,形成了一批在县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2017年,开展了以“尚善”教育为主题的德育课程建设。以“尚善养正”为主线,结合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构建“尚善”德育课程。同时还建立了合唱、拉丁舞、英语沙龙、绘画、动漫、书法、剪纸、篮球(男、女队)、足球(男、女队)、田径队、跆拳道和象棋等24个社团,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等团体并扎实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各级各类活动专业化、课程化。

3.推进特色教学科研。

2015年启动了以“电子书包”为支撑的“智慧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革。经过三年的探索,我校在网络环境下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校怎样管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2017年我校被评为重庆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

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学校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依托1个国家级科研课题、2个国家级子课题、2个市级课题和多个县级课题,以科研带教研、用教研促教改,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磨剑十年,春华秋实谱华章

1.原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2014年考察时对我校“尚善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有特色、有成绩。

2.我校“尚善教育”为特色的文化建设在《光明日报社》、《重庆法制报》、《丰都报》等媒体上进行了报道,吸引了武隆、巴南、垫江、万州、重庆巴蜀中学等市内区县学校和山西、甘肃等市外兄弟学校前来交流考察。

2016、2017、2018年我先后在丰都县首届科博会,重庆市“云课堂”项目应用推广会,重庆市渝东北片区“云课堂”现场会,第六届全国“智慧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做专题报道和交流发言。

3.2015年以来,学校老师的专业水平长足发展,在各类赛课评比活动中取得可喜成绩:

学生个性特长,与特色活动相关的各级各类活动比赛也成绩斐然:体质健康监测合格率达98%。

4.近五年来,重庆市中小学卓越课堂现场推进会、重庆市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重庆市“云课堂”项目应用推广会、重庆市地理学术年会、重庆市群文阅读研讨会等在我校成功举行,扎实推动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有效提升了我校的声誉和形象。

很多事情我们一直都在做,但特色理念的提升还待进一步挖掘,不管是特色的创建还是教育本身,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都是在不断摸索中沉淀完善。特色学校创建,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特色学校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