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谈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马骞

民航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山东分局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航班量的激增引起了空中交通的日趋堵塞,因此,流量管理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流量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结合我国流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流量管理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流量控制;流量管理中心;流量管理系统

引言

在我国民航大发展的步伐下,空中交通流持续快速增长,空域资源紧缺与空中交通堵塞已日趋严重。因此,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流量管理应用方面的现状,进一步分析我国流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一流量管理现状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irTrafficFlowmanagement,ATFM)由于实施的涉及面广,在空管系统内部,流量管理运行涉及管制,流量、空域管理部门,气象、通信导航,技保、情报服务等多个部门,而在空管系统外部,还涉及机场、航司、军方、局方、其他国家空管部门等多单位多部门。而且流量管理包括多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正因如此,流量管理工作成为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工作重点,也成为世界民航竞相研究的热点。

1.1国外流量管理现状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空中交通拥挤的现象。美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分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指挥中心、航路管制中心、终端管制中心三个层级,设备上具有增强型交通管理系统做支撑[1]。

欧洲民航(EUROCONTROL)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作为空中交通管制的辅助系统,为有限的空中交通管制容量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以防止潜在的具有危害性的过载。为确保整个欧洲繁忙的交通得以安全、有效的运行,欧控的流量管理系统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欧洲实施流量管理的机构是中央流量管理单元CFMU(CENTRALFLOWMANAGEMENTUNIT)[2]。

1.2我国流量管理现状

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起步较晚,而经过二十年的摸索与发展,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工作已积累了一定的运行基础与实践经验:

2002年,民航局成立了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担负全国民航空管运行管理工作。2005年,建立了民航运行协调决策机制,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五大航空公司、四大重点机场以及繁忙地区空管分局(站)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及时掌握和快速处理航班运行问题。2013年,民航局空管局大力推动各地区空管局开展协同放行系统建设,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空管局成功开发协同放行工具,并具备协同决策部分功能。2014年5月,民航局空管局发布了《民用航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运行指导材料》,为空管单位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指导材料。2016年开始,按照民航局空管局下发文件《关于开展跨区域总量控制试验运行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全国分地区实验性实施“总量控制+最小尾随间隔”代替刚性“尾随间隔(MIT)”的运行试验。经运行证明总量控制方法相比刚性MIT,更能有效的避免航空器为满足尾随间隔而产生过多的机动飞行、盘旋等待等空中延误情况,同时更能有效的减少管制扇区的协调量和管制员的工作负荷,有效的提高了空管运行效率。从2017年3月1日起,空管系统所有的跨区流量管理均按照总量控制的流控方法实施。

二我国流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流量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尚缺乏专门机构来处理繁杂的流量管理工作,而代之行使流量管理职能的是各级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如下图所示)。根据现状,我国流量管理系统可按两级划分,第一级是全国统一的流量管理中心,负责协调并管理全国范围的流量管理;第二级是地区级的流量管理中心,负责协调和处理本地区内的空中交通流量,称为二级流量管理中心。

图1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机构示意图

2.2缺乏有效的流量管理工具

纵观国外流量管理的发展,其实施流量管理都具备对应工具的支撑。而我国流量管理工具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实施流量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目前流量管理方面虽然建成了一些系统及工具,但总体来讲还是缺乏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全国统一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及工具[3]。

2.3管理规章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流量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使管制员在工作中缺乏有利的依据和指导,在对流量实施管理时,更多是靠平时的经验积累和习惯做法,有时显得不够严密,有时又显得随意性强。所以,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流量管理方面的制度来进一步规范工作。这一方面的制度要尽可能全面的对流量管理的工作依据、提前量、控制时段、职责、工作程序进行具体的规范。

2.4空域规划不合理

我国空域管理机制沿用老的机制,从而导致民航所用空域范围狭小、扭曲,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空域规划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着我国民航大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的空域范围和美国接近,美国有10000多架运输机,1000多个民用机场,其规模,国内无法比拟[4]。美国计划民用机场密度和民航航班流量高出我国许多倍,而我国竟感到空域紧张,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民航所用空域不合理,航路航线结构设置不科学。所以,要想今后能更好的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对针对空域规划的问题,必须加以改进和不断完善。

三建设我国流量管理系统的建议

3.1建立健全流量管理组织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流量管理机构的不健全,我们流量管理工作的实施,应当首先建立完善的流量管理组织体系,优化各级组织架构,合理划设管理权限。

借鉴国外流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及技术,可以设立专门的流量管理中心。在流量管理中心的下面再设立若干地区中心或分中心。进一步丰富、规范各级流量管理中心及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运行方式,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推动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由初级管理向高级管理转变。

3.2完善规范标准

整理和完善流量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规则程序、职能范畴、工作制度、运行机制、技术标准等,使流量管理体系在政策、建设、运行和发展等方面有法律保障。

3.3建设高效的流量管理系统

结合我国目前现有流量管理系统现状,归结完善并建成数据交互、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全系统统一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是基础。

完善区域级协同放行系统等流量管理相关系统。形成共同态势感知、统一策略实施、地区放行为主的系统建设格局是目前建设高效的流量管理系统的切实可行之道。

3.4构建军民高效协同的机制

建立健全军民航空域灵活使用机制是实现民航大发展的最可行措施。通过军民航对空域资源灵活使用的机制,构建空管单位、空域用户、机场等相关方的协同合作机制,逐步实现流量管理相关单位之间的无缝协同运行是最终目标。

通过构建军民航空域使用协同运行平台,增强多方的共同情景意识,在保证各方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的协同运行环境。

3.5加强对空管队伍的人才建设

流量管理是民航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流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必然要通过科学手段来进行流量管理,才能使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否则将使安全杂乱无序,大大加大管制员负担,从而危及飞行安全。

所以,必须加强空管队伍的人才建设。使管制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的同时,不断钻研业务,提高管制和流量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保障飞行安全,加速空中流量。

参考文献

[1]张晓莉.机场终端区飞行流量的优化算法研究.中国安全科学报.2010.

[2]南方都市报.2012

[3]潘卫军.空中交通管制基础.民航飞行学院.2005.

[4]施和平.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发展.空中交通管.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