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探究

刘莉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小学刘莉524004

摘要:在学校建设过程当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学校应该坚持不懈的一个工作、内容、观念,将对最终的教育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当前的时代特征变化之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产生了相应的转变,使得德育教育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更好的符合当前的时代需求,才能使得德育教育得到有效的开展下去。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德育;实效性探究

前言:针对于德育工作来说,该工作本身的时代特征是非常鲜明的,在德育内容、目标等方面都会因为时代的转变而不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我们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当中,信息化的发展使我们在实际生活、工作、学习当中都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教育的开展也提供了非常鲜活的方式和平台。因此,在德育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当中,一定要更好地发挥网络环境所具有的优势,不断的优化德育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使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得到真正的提升。

一、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所具有的特殊性,为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非常优良的条件。但是,也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一种挑战[1]。在我们实际生活当中,在网络到来之后,学生都会相继的进入到虚拟网络当中。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六十的学生都将网络作为主要的业余活动,在网络上主要就是游戏、聊天、收集资料,使学生受到非常大的感染。虽然网络可以使得知识变得更加快捷和丰富,但其中的一些“黄毒”和垃圾也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的接受,会造成相应负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消极的,严重的还会使学生痛失道德规范,使得学生人格分裂,使社会问题得到诱发。小学生自身的年龄非常小,很难辨别是非,自主意识比较缺乏,在好奇心却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在上网时,更容易被其中的消极因素所影响。在这一过程当中,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展现自己的效用,引导学生以一种更加正面的态度来进行网络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分辨是非,使教育的成效得到显著性的增强。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提升对策

(一)更新德育观念,提升德育实效

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所以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2]。小学生在辨析能力和认知水平上都有着不成熟的情况,在面临多元价值时很难做出相应正确的选择。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的原因就对学生的选择权利进行剥离,而是应该不断地加强道德方面的引导,将网络正确、正面的一面不断的展现出来。

例如,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进行方法的传授,当学生在面临网络世界时应该始终秉持着一些基本道德,为学生明确一些事情的判断方法和标准,让学生能够建立起健康向上的上网意识,使学生的网上人格能够真正的健全和健康。此外,也应该不断地提升学生本身的辨析能力和认知水平,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信息是应该选择和获取的,对于一些网络的不良信息一定要进行坚决的抵御,使学生在上网中能够自律自求、自我保护,使得一些失范行为得到逐渐的杜绝。

(二)调整德育内容,提升德育实效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德育工作当中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并不是绝对适用的,对学生也很难产生号召力和影响,很难真正的满足时代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定要采取正确的传播内容和策略,使得德育教育得到不断的改善,实现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应对能力得到真正的增强、更好的展现出德育所具有的价值和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使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成效得到真正的实现。

例如,在这一过程当中,一定更好的凸显德育教育所具有的宣传功能,应该建立起对有害信息的监控系统,实现学校之间网络系统一体化的贯通,便于资源共享,使学生的知识接受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在这一过程当中,学校应该设定一些防火墙,对于一些不良信息进行积极的抵御,大力的关注一些主旋律教育,帮助学生来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的行为修养和良好品格得到真正的形成,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完善德育环境,提升德育实效

首先,应该保障网络法律的健全性[3]。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网络的发展是从无序逐渐变成有序的,网络的存在价值是非常深刻的,我们无法做到将一些网络的不良因素一刀切地解除掉,我们只能尽量的淡化和消除,避免学生受到消息的侵害。因此,应该在网络方面,建立起完善的健全机制和法律对策,促使环境得到真正的净化。

其次,应该提高家长本身的道德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起到一个指导和监护的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家长应该跟随时代发展,对一些网络知识进行积极的学习,便于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在网络中获取有效知识、回避一些有害信息,真正的做到趋利避害。

最后,要对文化建设进行不断的加强,使校园内部得到优化和净化。在这一过程当中,学校应该最大化地展现自己的优势和力量,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网络知识储备,使得网络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开展一些相应的道德活动,可以巧妙地借助校园内部的广播、标语、墙报、板报等等,对德育工作开展相应的宣传。从而构建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其真正的从中获益,在熟练、快捷掌握网络知识的同时也不会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侵害,真正的开展好德育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助力。

结论:总之,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网络世界当中往往是日新月异的,学校的围墙很难对网络渗透进行阻隔,也没有阻隔的必要性。因此,在针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相关的教育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网络传统所具有的挑战和冲击进行主动迎接,并充分的展现网络的正面性,规范发展、转变观念,真正的实现因势利导,使得小学德育工作的框架得到更好的明确,通过道德文明环境的建设使学生的言行得到规范,通过生动、趣味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精力得到集中,真正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得理想的教育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巨淑英.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88-189.

[2]许玲玲.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德育价值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32.

[3]王金莲.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