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少量泵注甲氧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持续少量泵注甲氧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

杨琴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贵州省贵阳市5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少量泵注甲氧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行全身麻醉的48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5分钟,持续泵注甲氧明10mg+阿托品1mg至50ml,速度按甲氧明4ug/kg/min泵注。对照组患者则于全麻诱导前,缓慢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观察和记录患者入室时,全麻诱导后1min、3min、5min和8min的HR和MAP。结果:与入室时相比较,观察组诱导后不同阶段HR及MAP,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入室时HR相比较,对照组诱导后1min、5min及8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入室时MAP相比较,对照组诱导后1min、3min、5min及8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少量泵注甲氧明,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氧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

麻醉诱导期是指患者自入室至切皮前的阶段,该期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高发时期,并以低血压最为常见。老年患者因血管弹性差,诱导期药物多有扩张血管作用,加之术前需禁食、禁饮,因此在全麻诱导期,极易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1]。针对全麻诱导期出现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则将诱发脑梗死及心肌缺血等严重不良事件,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如何有效预防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确保血压平稳及氧供良好,一直以来是临床上的重要研究课题。我科针对持续少量泵注甲氧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了长期观察,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行全身麻醉的48例老年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主动接受医生治疗,且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8例患者术前经检查,均无严重肝肾功不全、动脉硬化、严重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及器质性心脏病等。将这4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为65~79岁,平均年龄为(71.2±3.2)岁,体重指数(19~25)kg/m2,平均体重指数为(22.2±1.3)kg/m2。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66~78岁,平均年龄为(71.9±3.6)岁,体重指数(18~24)kg/m2,平均体重指数为(22.4±1.2)kg/m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术前8h,均常规禁食、禁饮,进入手术室后,均行心电图及血压等常规监测。观察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5分钟,以4ug/kg/min的甲氧明加阿托品持续泵注。对照组患者则于全麻诱导前,缓慢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两组患者的全麻诱导方案相同,均为咪唑安定0.08mg/kg、维库溴铵0.10mg/kg、丙泊酚2.0mg/kg和芬太尼5μg/kg等。

1.3观察指标对患者入室时,全麻诱导后1min、3min、5min和8min的HR和MAP,加以观察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HR及MAP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与入室时相比较,观察组诱导后不同阶段HR及MAP,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入室时HR相比较,对照组诱导后1min、5min及8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入室时MAP相比较,对照组诱导后1min、3min、5min及8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老年患者接受静脉全麻时,通常会应用丙泊酚及芬太尼,当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可导致动脉压的显著下降[2]。如未及时有效的控制低血压等并发症,极易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维持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针对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术前快速扩容或予以多巴胺及麻黄素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耐受容量负荷有限,因此快速扩容可导致肺水肿等不良反应。而予以多巴胺及麻黄素治疗,则易导致心率增快,且不利于老年患者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我科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持续少量泵注甲氧明,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甲氧明属于α1-受体兴奋剂,具有收缩全身小动脉,增加血管阻力的作用。甲氧明可在升高血压同时,升高主动脉舒张压,并且增加冠脉血流灌注,反射性减慢心率。且不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有助于机体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因此能够有效发挥保护心肌的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聪,王丽萍,田秀萍.全麻时芬太尼的不同给药方案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54-3455.

[2]尚跃宏,高振意,翁绳凤,等.预注甲氧明预防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北京医学,2014(8):64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