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教育教学模式与和合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1

“315”教育教学模式与和合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

殷作富

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224600

一、“315”教学模式研发的现实背景

由于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导致办学质量不佳的苏北三星级以下高中瓶颈无法突破。特别是苏北县镇“三星级高中”的生源、师源质量和高考成绩受到县中的吸附而不断降低,今年江苏省高中扩招政策的紧急拉开更是让生源本身就捉襟见肘的苏北三星级高中雪上加霜。可见,生源、体制、教育和经费等问题已成为“三星级高中”的发展瓶颈。经过不懈努力,绝大多数“三星级高中”依旧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然而,单一满足升学结构需求的办学模式,已成为抑制三星级高中发展的重大梗阻。苏北三星级以下高中自评星18年来绝大部分已经体力难支,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内均衡发展滞后,现状堪忧。但是2015年江苏省政府承诺将基本解决普通高中债务化解任务,2018年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高中扩招的保障机制,苏北各地各级政府也结合普及高中教育的大形势给三星级高中不断松绑,同时教育部的高考改革方案带动了普通高中办学形式的大变革,这将是苏北地区三星级以下高中自我涅槃、提升社会价值的重大机遇。因此,寻找适合的办学模式特别是适合的教学模式便成了他们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不二选择。

二、“315”模式的基本内涵

1.项目简介。

“315”教学模式是在全面研究学生特点与新课程理念吻合点后形成的教学模式,移植了“315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求真打假理念,实现课堂结构分割与教育合成的有机融合。同时,设法让学生的差异、差别在教学循环中不断缩小,从而使学生在高中生活能更加愉快,学习更加有效,素养更加全面,发展更加充分。

2.项目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关于课程建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确立合作开放和独立自主相结合的思路。

(2)关于课堂师生定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大课堂结构改革力度。

(3)关于学段的教学定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关键在教学管理。

3.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通过绿色教学模式改革来积极应对现实挑战,以策应国家高考改革、高校发展转型的大势,为三星级以下高中的发展提供一套结构合理、终端合成的实践操作范式,积极提升苏北地区三星级以下高中办学的能力即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存价值。

今年3月《扬子晚报》的评价是:“这一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文化内涵,开阔了学生视野。”

三、“315”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基本步骤。

目标引学——问题研学——辨析破学——应用固学。这一步骤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内容细化。

3.结构模式。

“目标引学——自主学习——探究交流——让学展示——讲解引思——点评释疑——拓展训练——总结巩固”,体现生生学、生教生、师教生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分课堂。

4.时间安排。

目标展示,引领自学(引学1分钟);探究交流,让学展示(研学约15分钟);讲解引思,拓展训练(破学约15分钟);巩固提高,点拨释疑(固学约15分钟)。

5.组织形式。

教学互动+小组竞争合作。小组竞争合作5要求:每4-6人组成小组,前后组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教师课堂上对各小组参加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开展小组间竞争;班级每天对各小组进行考核,一周进行汇总;班级和年级部对小组建设进行评价、总结和奖励。

6.课堂载体。

导学案。导学案基本板块为:课前预习(课前解决基本问题、记录存在疑问);课堂探究(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提升);巩固提升(巩固性训练、针对出现问题点拨释疑)。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315”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1)“315”教学模式推动了响水二中办学绩效的大幅提升,错位评价效应明显。

(2)“315”教学模式推动了体艺工作的全面升级。

(3)“315”教学模式加快了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2.“315”教学模式在省内外的辐射影响。

“315”教学模式在省内灌云县杨集中学、灌南县田家炳中学、响水县运河中学、建湖县第二中学、滨海县獐沟中学、灌云县杨集中学、阜宁县陈集中学、拉萨市江苏中学等20余所中学的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影响。各校借鉴我校“315”课堂教学模式改进的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315教育教学模式得到大众媒介的青睐。

回望过去几年的教学改革提升历程,我们响水二中人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牢固树立质量生存、质量取胜、质量发展的观念,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但是质量发展中还有很多疑点、难点、盲点、弱点、痛点有待我们进一步克服,我们将认真总结、反思改革中的得失,与课题组的其他成员校一道博采众长、寻找合适、实践适合,努力实现学校新时代新跨越,开创新课改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