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强化农村幼儿特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强化农村幼儿特色教育

张翠萍

张翠萍山西省长治县工业园区学校047100

农村幼儿教育经过省“普三”检查,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广大农村,幼儿教育仍存在着“小学化”、“城市化”两种不良倾向,严重制约着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办好农村特色的幼儿教育,避免这两种不良倾向,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办农村特色幼儿教育不失是一剂灵丹妙药。

一、充分发挥农村动物资源的优势,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到处都有动物的足迹,农村幼儿园引导幼儿对各种动物进行观察和认识,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要通过观察让幼儿懂得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依存于大自然动物的生存和发展。

把幼儿带到农家宅院可观察到喜鹊造窝、麻雀觅食、母鸡生蛋、肥猪造粪、小狗看家、猫捉老鼠等;孩子们来到田野上,就能看到牛马耕地犁田、野兔奔走、青蛙捕食、昆虫鸣叫等;有坑塘湖泊的地方,孩子们还可见到鲤鱼跳水、龟蟹横行等……在亲眼目睹中,孩子们真切地了解了两条腿的动物以及四条腿的、六条腿的、八条腿的、许多条腿的和没有腿的动物,能比较羽毛与皮毛动物的异同,此外还可感知到动物牙齿的有无、翅膀的差异、嘴的软硬、体型的大小、生活环境的区别、特点的各异等。在“活教材“面前,孩子们能分辨昆虫、鸟类、野兽、家禽等。尤其可分清哪些残暴凶恶、哪些性情温驯,并可即时引导孩子们了解这些动物与人们衣、食、住、行、医的关系,从而对他们的形象、习性、功能形成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随着季节的更替,孩子们可听布谷鸟叫,知播种季节已到;看燕子南飞,懂得严冬随后;观察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知道天气将要下雨……这样,使孩子得到了丰富的自然知识,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农村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美化幼儿的生活

农村丰富多彩的植物,多数可供幼儿园教育教学利用,成为丰富幼儿生活的良好材料,体验立体感、形象感、美感。

1.孩子们走进绚丽多姿的植物世界,有时会流连忘返。幼儿观察植物的叶子,会找出卵形(梨)、圆形(莲)、披针形(桃)、条形(小麦)、针形(油松)等,又进一步发现叶的边有的有锯齿,叶面有的光滑有的粗糙,随季节不同叶子的颜色又会变化等等。在花的海洋之中,孩子们会自动去寻找那迷人的色彩,“白的像雪,粉的像霞”,而那红彤彤的颜色,就更加艳丽夺人。有的花香气扑鼻,有的还香中带甜。在比较中,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有的植物开四瓣花,有的开五瓣花、六瓣花,也有的开多瓣花,真实令人如痴如醉。而植物根的区别,茎的相异,果实的独特点,就更加奥妙无穷。

2.制作玩教具,补充农村幼儿教育资金的不足。许多种植物,还能为孩子们采集做玩教具使用。用树叶、花瓣、草穗进行数数、拼摆、造型、编织等活动,已在多数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如用狗尾穗、芦苇穗、蒲草穗等做鸟类,用玉米苞皮、马莲草、小麦秸秆编织各种小动物,用秫杆插眼睛、劳动工具,用葵花子皮、南瓜子皮、西葫芦子皮等粘贴各种小动物,用花生壳、花生瓣摆造型等等。这些活动,材料易得,色彩天然,形态独具,幼儿易学易操作,而且趣味性非常强。许多种植物可以成为农村“不花钱,能办事”的天然美工材料。此外,利用各种植物进行环境布置,更是农村的一大优势,把孩子们用各种植物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出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为活跃孩子们的生活注入无限生机,同时不失为一种省钱的好办法。

三、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中蕴藏的“教育能量”

农村的山、水、沙、土、风、雨、冰、雪、寒暑更替、闪电雷鸣、长虹彩霞更具独特的教育意义,蕴藏着无限的“教育能量”。

农村的沙、土到处可见,随地可取。干土、干沙铺地,可用来书写、画画,在晒热的干沙上赤脚玩耍,更具魅力;土聚在一起,放少许水,水不见了,而土变湿了,从而懂得了土具“吸水性”,并可用来团土团;再多加些水,土更潮湿了,能区分沙土、粘土,而红粘土和成泥,可用来做多种泥塑,比“橡皮泥”既经济又方便;再多加水,土变成了稀泥,孩子可们练习煎饼、做模具等。

农村孩子对风、雨、冰、雪等自然想象的感受,要比城市孩子强烈,因此,要抓住时机,及时向他们讲解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伴随着季节性的农事活动,还应带领孩子们走向田野,让孩子们去深刻体会春、夏、秋、冬的规律性变化,以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也傍桑荫学种瓜”等劳动的快乐,让孩子们懂得劳动成果得来不易。

四、鼓励夸奖为主,积极评价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正确评价学生,对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应认真聆听每个幼儿的话语并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应看到幼儿原有的基础,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发音,只要发现他有进步就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强幼儿说话的自信心。特别是那些胆小的幼儿更应该加以鼓励,并要求家长在生活中创造幼儿多看多说的机会,激励幼儿的每一点进步。

总之,只有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从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入手,采用多种多样的语言教育活动,才能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教育要走自己的路,办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教育,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去拥有大自然,去充分利用大自然,让大自然为农村幼儿教育增添几分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风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