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指导点滴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5
/ 1

小学作文指导点滴谈

赵秀梅

河北省邢台县羊范中心学校05400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感到困难,写不出通畅的作文,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

那么,作为教师需要从哪些方面加以指导呢?

一、指导学生使其明确写作目的

小学作文就是在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我们应该把小学生写作看做是一种“练习”,一种包括口语和书面表达的“练习”,同时也是个人所见、所闻、所感的一种语言表达,一种交流。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作文不是给老师做的,也不是按成人的写作要求而写作的,而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口语和表达能力,是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奠定基础。

鲁迅早年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曾经留学日本仙台学医。然而,学医并不能医治愚弱的国民精神,在黑暗的旧中国,为惊醒麻木的国民起来战斗,为给革命先驱帮阵助威,他弃医从文,开始走上了写作之路,在他的一生中,写了许多不朽的著作。他的文章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社会,激励了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开辟了中国新文化运动,也成了一位语言大师。用这一典型事例来激发学生,让学生深知写作的重要性,大大的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欲望。

二、指导学生会审题,写具体

每次写作之前,要把整个题目或对材料的要求、重点、范围等弄个明白,明确是写人还是记事,写景抑或状物等,弄清这些,就不会出现文不对题的毛病了。

在确定题目和要求上,如《我的课余生活》这个题目,要求写的事情,必须发生在课余时间,所写的人,也应该是“我”,只有审准题眼,才不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局面。

学生在进行写作过程中,除了认真审题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写作时写具体。写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具体。如写人的文章,就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思想;如叙事的文章,就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按事情发展顺序一步步来。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具体的修辞方法,以及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具体的表现手法。这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具体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把语言写具体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指导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写作过程中,不可忽视基本的写作方法。写作方法包括哪些内容呢?它包括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选材等多个方面。设计新颖的写作方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要勤于归纳,善于总结,使学生更容易掌握,逐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文章的结尾上,我给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

1.自然性结尾

事完文结,自然收笔。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2.赞颂性结尾

用感叹、赞美的语言来表达,让读者产生同感、引起共鸣。如《大海的歌》。

3.反问性结尾

用反诘的语句表达,有力地突出文章主题,加深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引起读者的思索。如《一夜的工作》。

4.总结性结尾

它使读者更容易掌握文章内容,得到明确的感受。如《养花》。

5.描写性结尾

通过对环境进行描写,渲染气氛。如《草地夜行》。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的结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让他们反复分析每种结尾方法,以便自己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其他的写作方法也是一样,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多启发多点拨、多表扬,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分析、去归纳总结,这样,基本的写作方法就容易掌握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四、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常言道:三分文章七分改,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七分”也好,“百回”也罢,都是在强调多改,许多成名作都是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而成名的。每次老师评改完习作后,大多学生爱看老师的评语如何,而不去认真地看自己的作文。这时,教师可先做示范,让学生自己改,学生之间互改抑或小组评改,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增、删、改”之后,再和修改前进行比较,看有何异同。这样,既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成功之处,也有利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当然,在学生修改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要不断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并逐步形成自觉。

总之,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平时多练笔、多观察、多积累、多总结,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