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应用体会

赵平斌

(临沧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目的:探究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效果,评估其指导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资料,按照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符合标准的患者46例开展对照实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开放式手术上加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淋巴结示踪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症状以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评价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例数以及低钙症状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来说明显降低,而实验组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更为完全,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淋巴结示踪技术,能够有效显露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症状的发生率,对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借助其淋巴结示踪效果指导清扫范围,增加淋巴结清除率,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技术应用。

【关键词】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淋巴结示踪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157-02

目前由于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等多因素所致,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显著增高,成为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1]。就现阶段来说,在对可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治疗时,采用的手术方案主要包括传统开放式手术以及腔镜下手术方案。但无论是哪种手术方案,在行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时,都有可能对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造成影响,所以做好甲状旁腺的保护及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癌手术的重点与难点[2]。在本次对照试验中,对比应用纳米炭和未使用纳米炭的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间的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资料,按照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符合标准的患者46例开展实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对照组中患者性别信息包括(男3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7~52岁;实验组中患者性别信息包括(男2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8~57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并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癌,选择常规开放式手术方案,具体手术方案为: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在患者胸骨切迹上方作一低领弧形切口,游离皮瓣打开颈白线,向两侧分离颈前带状肌,暴露甲状腺,解剖离断结扎甲状腺中静脉及上下极血管,直视下全程显露保护喉返神经,行甲状腺全切及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米炭进行引导,具体为显露甲状腺后在其正常组织内注射纳米炭约0.1ml,若效果不明显可不同点追加注射。其余手术步骤与对照组相同。在术后对患者的血钙水平、低钙症状等进行观测,并统计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

如图箭头所示为应用纳米炭后甲状旁腺更易显露保护

1.3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低钙症状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本次研究结果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而实验数据应用卡方进行检验;手术中的各项指标和患者一般资料中的年龄信息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实验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更为完全,数据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颗)

3.讨论

近年来甲状腺癌在国内外统计表明均是发病率增加态势,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绝大多数,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大特征既是早期就可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的主要区域为中央区(喉前、气管前、气管旁)。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神经、甲状旁腺的保护和淋巴结清扫是永恒的重点。但往往术中的甲状旁腺和脂肪、淋巴结、甲状腺腺体组织等难以鉴别,既往手术中甲状旁腺的鉴别主要靠术者肉眼识别,这时更多的是依靠术者的手术经验来做出决定[4],而缺乏客观的对比识别。区域淋巴结清扫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纳米炭凭借自身物理特性显示出强大的应用前景,并在国内获批上市进入临床使用,在2015版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专家共识、2018版甲状腺围手术期甲状旁腺功能保护指南中均推荐使用纳米炭。在我院临床使用中,以术中显露甲状腺腺体后在甲状腺被膜下注射纳米炭约0.1ml,若效果不佳可再次追加注射,但应注意保护甲状腺被膜完整[5],避免纳米炭外渗污染术野,造成解剖层次不清及甲状旁腺、淋巴结、脂肪无法识别等情况。同时术中注射并短暂按摩注射部位同样可以加强纳米炭扩散效果,并不显著增加手术时间,同术前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炭[3]相比可取得同样效果,而且避免了皮肤黑染等并发症。待纳米炭扩散后对中央区淋巴结可有很好的黑染效果,但甲状旁腺并未黑染而呈现色彩反差,特别对脂肪间隙中细小淋巴结及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染色,可最大程度保证目标区域淋巴结清除率同时保留血供良好的甲状旁腺。对比辨认出甲状旁腺后若其血供不佳则采用切碎后自体移植于胸锁乳突肌中份。但现阶段中央区下部纳米炭黑染淋巴结和肺尖固有深色淋巴结难以鉴别区分,需要等待新的技术手段帮助鉴别,笔者经验认为,在手术安全及手术技巧有保障情况下可一并清除该部位黑染/深色淋巴结。经本次对比,验证了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巨大价值,但实验中不良反应百分比例较其他笔者统计为高,考虑为本次对比入选病例较少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手术治疗时,使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淋巴结示踪技术,能够有效显露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降低低钙症状的发生率,指导淋巴结清扫进而增加淋巴结清除率,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手术辅助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新征,李玉梅,刘金彪,王宁,王明军,侯永强.纳米碳甲状旁腺淋巴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48-49.

[2]杜国能,肖玉根,檀谊洪,王昆,陈庞洲,黄传蔷,严国标.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肿瘤学杂志,2015,21(06):469-471.

[3]刘宁,韩彬,韦伟.纳米碳负显影甲状旁腺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学,2014,35(12):1918-1920.

[4]李真华,葛家华,吴剑,叶果,张玉莲,黄闯,周晓红.纳米炭负显影在甲状腺术中对甲状旁腺定位及原位保护作用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7):2127-2129.

[5]朱精强,汪洵理,魏涛,黄秋实,李志辉,龚日祥,龚艳萍,文乐斌,朱信心,马宇,刘枫,邹秀和,杜镇鸿,陈强,孙映荷,陈海.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20(09):99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