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辩治举隅

/ 1

梅核气辩治举隅

蔡永华

蔡永华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138)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17-02

梅核气属中医郁证之范畴,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常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志波动有关。在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当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则梗塞感觉加重,西医称之为“癔球症”,为精神方面疾病的一种表现,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通过中医辩证分型施治6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51例,肝气郁结型18例,痰气郁结型30例,气郁瘀滞型5例,心脾两虚型10例,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分别介绍医案如下:

1肝气郁结型

赵某,女,33岁,2001年3月10日诊。

因家庭纠纷后感喉间有异物感3天,时有时消,吞咽无妨,每因情绪不畅加重,伴胸膈痞闷胀满,嗳气,心烦易怒,苔薄白,脉弦,经五官科检查喉部未见异常。证属肝气郁结,治以行气宽胸解郁,方以越鞠丸加减治之。药用:

香附10g川芎5g苍术5g栀子5g苏梗10g全复花(包)10g绿萼梅5g玫瑰花5g神曲10g

连服3剂后复诊,诉药完后所苦若失。

按:本案以情志不畅,肝郁气滞,郁结上逆胸膈咽喉所致。气郁则升降不行,运化失常,气郁又可导致痰、湿、食、火、血诸郁。方以香附开气郁为主要药物,辅以川芎行血郁,山栀清火郁,苍术除湿郁,神曲消食郁,以防气郁之变证,苏梗行气宽中走气分而散滞,绿萼梅、玫瑰花疏肝行气解郁而不伤阴,全复花下气散结。

2痰气郁结型

吴某,女,53岁,2002年5月6日诊。

形体肥胖,有“梅核气”病史10余年,常因情志不畅或劳累后发病,咽中不适,如有物梗塞,咽之不下,咯之不出,似有粘痰滞于喉部,每次发病后亦曾经中西医治疗,常难一时缓解。近又复发5天,苔白腻,脉弦滑。证属痰气郁结,治以理气化痰散结,方以半夏厚朴汤加减施治,药用:

法半夏15g云苓10g陈皮10g苏梗10g川朴5g苍术10g大贝10g佛手10g桔梗5g炒枳壳10g甘草5g

先服5剂后,诸症好转,续服5剂,不适症状消失。

按:本案由情志不畅,劳伤心脾致肝郁脾虚,运化失调,津聚成痰,痰气结于咽喉所致,方以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主;云苓甘淡渗湿健脾,大贝化痰散结,陈皮理气化痰,苍术燥湿化痰皆助半夏化痰散结;苏梗、川朴、佛手疏肝理气;桔梗“载药上行”合枳壳,一上一下,一升一降,通畅气机,治诸气痞结满闷;甘草调和诸药。若有烦燥,舌红,苔黄,见痰热之象可加竹茹,黄芩清热化痰。

3气郁瘀滞型

潘某,男47岁,2002年10月3日诊。

精神抑郁,性情急燥,诉咽部不适,似物梗阻已半月余,有时咽部感刺痛或发热感,伴头昏痛,耳鸣,失眠,无吞咽困难,舌质紫暗,脉弦涩。往有类似病史6年,常有发作,经胃镜、食道钡透,喉镜检查无异常发现,市级医院五官专科专诊断为“慢性咽喉炎”,予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证属气郁瘀滞,治以活血通络祛淤,理气解郁,方以通窍活血汤加减施治。药用:

桃仁10红花5川芎5赤芍10当归10郁金10夜交藤15苏梗10青皮10佛手10石菖蒲5老葱3根

服用10剂后病情明显好转,续服10剂后渐愈。

按:本案由病久不愈,气郁日久及血致脉络瘀阻,结于咽喉。药以桃仁、红花、赤芍、当归活血祛瘀;郁金既入气分,又入血分,有行气解郁,凉血散瘀之;青皮疏肝和胃,消积化滞,行气止痛;石菖蒲、老葱宣通开窍;夜交藤养心安神。

4心脾两虚型

张某,女,49岁,2001年5月10诊。

常年操劳生意,近以因经营不见起色,自感咽部有物梗塞伴胸闷已月余,经市级医院喉镜、食道钡透、心电图检查均正常,现见神疲,头晕、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多思旁门善悲,舌淡脉弦细。证属心脾两虚,治以补脾养血宁心,方以归脾汤合甘草小麦大枣汤加减施治。药用:

党参10g茯神10g白术10g黄芪15g当归10g甘草5g淮小麦30g炙远志5g酸枣仁20g木香5g龙眼肉10g郁金10g佛手10g大枣5枚

服药5剂后,诸症明显缓解,再进10剂后愈。

按:本案常由忧郁劳碌,多思善虑所致。初起多实,久则成虚,耗损营血,劳伤心脾,胸阳不振,胸咽不适。药以党参、黄芪、茯神、白术、当归、龙眼肉、甘草益气健脾生血;酸枣仁、炙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郁金、佛手疏肝理气;甘草小麦大枣汤补脾气养心神。

5体会

梅核气常由情志所伤,肝失条达,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亦由肝郁之病乘而犯脾,致肝郁脾虚,脾之运化失调,使津液不能输布,积聚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再由肝郁气滞,迁延日久或久病不愈,久病入络,病久必瘀,由气传血,由经入络,气滞日久而血瘀,因络主血,则络中之血随之而瘀,致脉络瘀阻结于咽喉;初起多实,久则成虚,忧郁劳碌,多思善虑,耗损营血,劳伤心脾,胸阳不振,则胸咽不适。正如元朝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五郁论》中所说“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可见情志波动,失其常度,则气机郁滞,气郁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变生多端,可引起多种症状。本病以“肝郁、气滞、痰阻、脾虚、血瘀”立论,以补泻之法达标本兼治之效,使肝疏郁解、脾健痰化、气血流畅、诸症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