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刍议

张怀忠

张怀忠(大名县龙王庙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论性较强,政策、法规、法律术语较多,它不仅承担着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提高思想觉悟的育人重任。培养出身心健康、品质纯美的人材是时代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学生、家长的头脑中仍然重视语、数、外学科的学习,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不怎么重视。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阐述,且语言单调死板、平铺直叙、照本宣科,那样就会枯燥无味,学生就易失去兴趣,甚至厌学弃学。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新课标又提出:“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前者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来关注社会生活,从而赋予新教材以新的气息和活力,面对新的课程,我们必须从旧的教育观念中摆脱出来,走出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以说教为主,灌输理论,脱离学生实际、社会实际,以至于在学生头脑中政治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构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知空间。后者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体现实用性,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新课程下,学生不再是“工具”和“容器”,而是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的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要用战略的眼光站在世界前列,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与时俱进,培养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探索教学新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众所周知,教学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学的内因,即在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得如何。一是教师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时刻不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备课时不能单纯以教材和知识面为对象,而是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学生进入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三是改革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是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改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启发式”、“设问式”、“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观察、阅读、思考、幻想、质疑、好奇、表达、对话、讨论、争辩、练习、制作,鼓励学生手脑并用,标新立异,大胆实践。

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在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的基础上,精心进行课堂的设计、加工、调整、组合、补充等,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构建“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

讲授得宜教师在课堂上除声音洪亮之外,还要对每一堂课的开言导语、谴词造句、讲解说明等加以仔细推敲,力求以科学、准确、鲜明、生动,甚至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满怀激情,跃跃欲试。当然这一点,很多教师都觉得易说难做,但是我们每个教师如果真心去做,节节努力去做,我想,学生思维的火花一定会频频闪烁,哲理的顿悟会时时产生,感情的火花会被撩拨的得时时燃烧。

3.拓展课程资源

如果教师把思想政治课仅仅局限于教材,以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也很难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书育人重任,还必须挖掘其它的有利资源。

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讲《爱国情操的表现》一课,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历史知识说出古往今来的爱国英雄事迹,用名人事迹进行自我教育。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以其快捷、准确、真实等特点,在学生面前展现栩栩如生的场景,最易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前面提到的《爱国情操的表现》一课,若利用远程教育与多媒体播放郑成功、林则徐等英雄人物的事迹,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上好爱国主义教育一课。

密切联系当前的热点或节假日纪念日设计活动。如利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先进思想觉悟;利用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利用学英雄劳模热潮,使学生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借助当地的成功人士、突出的学生家长、名人、伟人,激励学生升华人生,让他们的思想业绩、奋斗经历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塑造,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从而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

当然,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文化科学水平和教育理论修养以及教学技能的高低,教师要积极参加业务知识培训,了解思想政治课的新进展、新成果,在教学活动中大力推进信息的应用,努力跟上教育改革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