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分层布置法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布置法浅析

张卫端

张卫端河北省深州市大冯营学区付家庄学校

语文实施分层作业,这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相当普遍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坚持认同“差异是一种资源”,语文课堂要弘扬学生个性发展,作业也得重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后质量检验的载体。

语文分层作业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意识不足。

作业“以学生的差异为本”,我认为是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候是有不同的作业的,否则就是在否定“差异是一种资源”,而这样的所谓分层作业,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基础差的学生,当他掌握的语文知识有了提高时,就应该逐渐从培养他的语文能力上去布置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抄写、朗读、背诵能过关,就应该多考虑怎样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如阅读和写作;基础好的学生,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多为他们布置一些语文实践综合题,以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以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意识不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在作业上学生也是有着选择的,只有自己选择的,才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好。然而,我们在实际操作分成作业时,把学生的自主选择作业于不顾,总是不放心学生,生怕学生选择不好,或由于不会选择带来的后果。于是,教师往往让一部分学生完成这个作业,让一部分学生完成另一个作业,这样的做法的理由是: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方面进行分层,较差的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性作业;一般的学生能完成提高性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发展性作业。殊不知,这样的分层作业,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有多高,完成的动力有多大,因为学生缺少自主选择的权力。

三、“以评价促进分层作业”的意识不足。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分层作业更需要教师科学化、人性化的评价,因为分层作业呈现的是不同学生不同的作业,有完成内容的不同,也有完成形式的不同。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对分层作业进行评价时,评价的分寸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不同的作业没有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去对待,评价过于简单化、程式化,简单化就是以“优、良、合格、不合格”或其它等级形式来评价,程式化就是评价没有体现动态的一个过程,也很少体现人性化的言语评价,不同学生不同的作业相同的评价,相同的学生不同时的作业相同的评价。这导致分层作业很大程度上“流产”,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分成作业的实效性也难以显现。

语文分层作业完善的对策思考有:

一、及时发现,及时布置。

“及时发现,及时布置”,这是在分成作业前应牢牢确立的。我们说,作业是为了巩固、内化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有所创新、提高。教师就应该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所学知识的差异、养成能力的差异上去发现,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欠缺,教师与学生在一个平等、民主、协商的氛围中,确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选择属于自己的作业。于是,在每一天的布置作业前,笔者要做的有三:“理一理”今天学生学得怎么样,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应该养成的能力,不同的学生达到了什么程度;“想一想”今天作业应该如何布置,基础题、提高题、发展题分别是什么;“问一问”今天作业你选择什么或引导学生应该选择什么。这样操作,有效地避免了作业分层的盲目性,也避免了“填鸭式”、“注入式”,较好地确立了“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分层作业理念。

二、既要主导,又要主体。

“既要主导,又要主体”,这是指在分层作业时,既要确立教师在作业布置时的主导作用,使作业分层更趋合理、科学,又要确立学生在作业选择中的自主性,使作业分层更趋人性、个性。

鉴于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对知识、能力的认识度有限,教师必须为学生“量体裁衣”,既什么样的学生完成什么样的作业。我们可以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方面进行,作业布置可确定基础、提高、发展三个层次,要求一般以下学生能实现基础层面,一般学生努力完成提高层面,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完成发展层面。三个层面螺旋上升,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如学习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文本特点,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基础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讲后与家人交流交流;提高题:学习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事物说些什么?请你任选一个为对象,用“……,我想对你说……”的形式来说一说、写一写;发展题:以“《去年的树》给我的启示”为话题,写一段属于你的心里话。这样的分层设计作业,教师的主导意识是明显的,但是这样的主导又是建立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层面上,有讲讲故事,有感悟故事,有内化故事,不同学生通过不同的作业,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收获。

鉴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长,教师要提倡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自主选择作业,选择可以从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进行,以体现分层作业中的最大自主性。如学习了《七月的天山》一文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自主作业题:这么美的天山,我们真的要把它好好呈现一番,请你选择一种自己最拿手的方式来向大家展现天山的美。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笔者发现有学生自己画的图画,有上网收集的天山图片,有自己创作的小诗,更别出心裁的是有学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展现。通过这样的作业,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现,自主作业成为了学生个性学习展现的有效平台。

三、不同作业,不同评价。

“不同作业,不同评价”,这是指教师要对不同学生、不同作业进行不同的评价,以真正体现评价的作用。当然,这样的评价带给我们更大的工作量,但效果是明显的。

笔者尝试这样的评价环节是:自己评——每次作业后,学生对自己完成作业的时间、态度、质量进行自我评价,以“我很棒”、“我尽力了”、“我还需努力”三级评价来自我评价;家长评——根据学生自己的评价,家长在认真检查后,对孩子的作业进行客观的评价,以“很出色”、“认真了”、“需努力”三级评价来评价;教师评——根据学生自己评和家长评,根据学生作业的卷面整洁度、正确率高低和有否创新体现来综合评定,既有一目了然的等级评定,更有鼓励加激励的言语评定,如“老师又看到了你的进步,不乱涂乱画了”,“知道老师为什么给你‘优’吗?因为你的作文内容与众不同”,等等。这样的评价,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了,每一个学生都能会有成功的快乐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