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初探

田秀明

田秀明(四川省剑阁县江口嘉陵学校四川广元6283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12-021-01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终身受益。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却不尽人意。不知各位老师是否注意到了,在艺术课堂上,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课堂内容,而是课堂里一种相对宽松的氛围,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假兴趣"。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没有正确认识美术科目的重要性。

美术学科的重要性不明确,因而得不到领导、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重视。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观摩和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投入大量的经费。由于美术学科不是主课,得不到领导、学生的重视,因此学校对美术科目的软件、硬件投资比重较轻,对美术教师的工作也不是很支持。尤其是农村学校没有电子白板,没有多媒体教室大大增加了美术教师的工作量。即使学校有多媒体教室,也能不到美术教师使用,这样既挫伤了美术教师的积极性,也使得图片资料无法展示,课堂变得苍白无味,大大降低了美术课的吸引力,挫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课堂效率。如果大量的范画都由教师亲自动手画,工作量太大教师往往忙不过来,因为农村美术教师并不是专职老师,往往兼有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

二、没有明确初中美术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初中美术教材里内容非常丰富,若要面面俱到,对于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都不容易做到。其中涉及到欣赏、剪纸、国画、水粉、水彩、版画、设计、包装、摄影等等。有些内容需要准备大量的绘画材料和工具,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尤其是农村学生,多数无法准备绘画的材料,这势必会影响一些课程的开设和课堂质量,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坚持教学大纲的原则下,去选择教学内容。甚至编制自己的本土教材。如:可适当增加卡通画的课程,因为我发现中学生对卡通可称得上是情有独钟,爱看爱画,这可能是卡通剧里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惟妙惟肖的心态,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态较相符的原因吧!也可增加室外写生课程,一方面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可得到最有价值,最便宜的资源,另一方面,在室外环境里学生心情大好,表现欲增强,在观察和认知的基础上,能很好的发挥其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没有及时反省教学手段是否陈旧化、老式化。

我们的教学手段依然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样子,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硬件缺乏、艺体教师交流学习不够,尤其是农村学校一校一师,几乎都是闭门造车,各上各的,教学手段单一。比如:有些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不使用一张范画,只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空对空"口传式的讲课,使原本兴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显得干瘪、枯燥、无味,长久下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全无,甚至讨厌美术课。还有一些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上一挂,让学生自己临摹就行了,既不示范又不指导。于是,有些人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的审美、感知、想象、表现和创新能力,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持续。

四、没有探究提升美术科目的课堂魅力。

如何探究提升美术课的趣味性,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和感染力,学习快乐,快乐学习,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探索的教学手段。有部分美术教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照着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这种做法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长久下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越来越淡。我认为,任何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都会意识到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应该选择性的利用教材,在坚持教学大纲的原则下,有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还可以编写自己的本土教材,不断的优化和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如:外出写生、组织各种活动、作品评展、多媒体的运用等)营造艺术氛围,教师之间不断的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美术课。

五、没有做到教学手段的丰富化。

教学手段应该丰富化,尤其是美术学科。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观摩和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以往大量的范画都由教师亲自动手画,工作量太大教师往往忙不过来,而现在有了多媒体后,将图片、文字、声音,按不同需要编辑,显示与重放,尤其在欣赏课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网上的大量图片资料都能资源共享,给老师省出了大量的时间,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怎样更好的组织教学。多媒体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美术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益、优化了课堂效果,所以我认为,美术教师应多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我们既要教学相长又要教学愉快,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的设计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充分的尊重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转为多媒体网络信息教学,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