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论中师范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3

生物教学论中师范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

卢海啸王琼秋李桂芬贝永建蒙绍权

卢海啸①LuHaixiao;王琼秋②WangQiongqiu;李桂芬①LiGuifen;

蒙绍权①MengShaoquan;贝永建①BeiYongjian

(①玉林师范学院,玉林537000;②玉林市第十一中学,玉林537000)

(①YulinNormalUniversity,Yuling537000,China;②YulinNo.11MiddleSchool,Yuling537000,China)

摘要:生物教学论是高师生物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元认知监控来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本文主要在对生物教学论的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生物教学论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进行阐述,以期通过培养师范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而达到适应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需要。

Abstract:Biologicalpedagogyisanimportantprofessionalrequiredcoursefornormalstudents.Inthelearningprocess,theteachershouldpayattentiontotrainingtheabilityofmeta-cognitivemonitoringsoastomakestudentsreallylearntostudy.Thispaperexpoundshowtotrainingstudents'abilityofmeta-cognitivemonitoringbaseontheunderstandingofbiologicalpedagogy.Thenthroughthecultivationofthemeta-cognitiveabilitytheycouldmeettheneedofeducationreform.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监控;生物教学论

Keywords:meta-cognition;meta-cognitivemonitoring;biologicalpedagogy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247-02

0引言

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1-2]。元认知监控就是个体对学习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的一系列调控过程。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将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它是元认知的本质核心。究其实质,元认知监控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已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上,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水平已成为影响其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3]。

1元认知监控在生物教学论中的作用

1.1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学习方法,加深学习过程的认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范生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对许多知识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题能解决,就很少再去挖掘,也搞不清教师的教学机理,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较肤浅的层次上。在师范院校的生物学教学中,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将改变学习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它能让师范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元认知结构,并在原有思维水平和理论层次上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它在学法上强调调节、监控、评价和反思,加深了师范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改变了学习中不懂提问题的弊病,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有助于师范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训练生物学思维的能力元认知知识、体验、监控始终贯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元认知理论,提高元认知水平,利用它对思维进行监控、调节、评价、反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解题的体验,引导师范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懂得为何要这样思考,而不去那样考虑,让他们知道提高生物学能力的途径和办法,促进生物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完善,并逐步转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不断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1.3有助于学生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学生初具现代教育理论的构架,必然会促使教育思想的转变,从而自觉地提高素质。生物学学习中若能自觉地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培养与完善元认知能力,就会逐步地转变以继承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打破书本权威论的老观念,不断质疑,不断提出新问题,逐步树立起创新精神的意识,明确培养创新精神正是素质教育的一大重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挑起教育改革的重任,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新要求。

2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引起并维持其行为以满足需要的内部心理倾向。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倾向于选择较高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更能集中注意力,并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对学习困难时更能表现出坚持性与坚韧性,对学习结果持较乐观的态度,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效果。研究表明[4]:元认知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元认知受动机变量的调节和制约;学习动机对元认知具有“供能”的作用,它们能够激活自我调节技能和执行技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有效地进行计划、监控、调整等元认知活动,必须以个体的自发性、自主性为前提。因此,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就要首先启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在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

2.2提高学生的计划能力在认知活动的早期阶段,计划主要表现为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分配学习时间等,因此个体的计划能力就体现在目标设置、策略选择和时间规划等方面上。首先个体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包括材料的数量、性质、难度等方面,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材料进行重新表征,并明确要达到的学习任务,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个体策略的选择能力除受个体对任务的认知影响外,主要受个体所拥有的策略知识的多少及应用策略知识的灵活性的影响,即个体策略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解某一策略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知道某一策略如何用和何时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效的策略迁移能力的形成还要靠个体在大量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并熟练运用。策略掌握的牢固性与迁移的灵活性离不开个体在具体情景中的真实情感体验的参与。因此在生物教学论的学习中教师应尽量向学生提供变化的多情景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策略选择能力。

2.3培养学生的监控能力个体的监控过程可以分解为检测过程与调节过程,相应的培养学生的监控能力,也就需要加强个体的检测能力与调节能力。

2.3.1检测能力的培养自我监控是元认知调控的关键过程,个体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客观、有效的监测,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自我监测的结果是元认知调控的依据与前提。自我监测能对个体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与学习注意关联在一起的自我监测,能够增加个体分配到学习任务上的时间,使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学习任务上,并会提高学习效率。在没有额外奖赏和强化物的条件下,自我监测也会使学习者受益,它能使个体受内驱力的影响而促进学习。在学习中为加强自我监控的能力,可采取以下方式:①自我记录。在增强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各种方法中,最普遍也较易操作的是自我记录,此方法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或在学习活动后写一份学习记录表或学习总结表。记录的内容一般涉及某一学习行为发生的次数、频率、持续时间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中的监控意识。②自我提问。自我提问是指在学习之前或学习的过程中为自己构建一些问题,以引导学习过程或检查自己的学习质量。通过不时的自我提问,学生能更加集中于自己当前进行的任务,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把握自己学习的趋向,引导自己沿规划的步骤有序地进行。学习者如坚持使用这种方法,会很快地提高自己对学习过程的监控能力,特别是自我监控能力不高的学生。

2.3.2调节能力的培养个体在准确的监测后,经过正确的判断,便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调节。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或标准检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如学习是否沿着预期的方向进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计划,是否偏离了学习目标等等。如果与计划相合则继续自己的学习;如果不一致,则要正确分析自己的学习失败的原因,然后针对症结采取补救措施,调节学习过程,重新计划或安排自己的学习,最终达到预计的学习目标。

2.4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反思和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自己到底期望从学习中得到什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对自己学习上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并对自己的弱点有客观的评价[5]。从而有利于个体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把握学习的规律,有利于以后更好地开展学习。

2.4.1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行为的某些方面进行评判的过程。自我评价的对象可能是行为的进展,如学习的速度、持续的时间等;也可能是行为的总体表现,如是否达到目标、自己是否尽力等;还可能是自我监控的准确性,如是否关注到了行为的某些方面、对行为的某些方面的注意是否充分等。个体的自我评价在掌握和应用学习方法与学习监控中起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具有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激励的功能,自我评价能为行为提供自我导向系统,并且积极的自我评价还能为行为提供动力的支持。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让学生在每次学习前设置具体的行为目标,然后让他们参照这些目标来检查自己的成就情况。②提供一些具体的标准,让学生对照这些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学习表现。③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延迟给学生反馈,让学生首先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④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现实的评价,当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吻合时,对他们进行强化。

2.4.2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的自我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本身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认知风格、思维特点和学习进程,通过内在的分析、比较,对自己及学习过程进行审视与剖析,及时总结学习中的得与失,并从中悟出自己学习的规律,寻求更合适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并对自己的学习心理进行调适和控制,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状态。学习日记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有效方法,是强化元认知监控能力训练的有效形式。

3结束语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到课堂教学中,这向中学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提高未来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学会积极面对各种变化和困境,中学生物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所以在生物课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加强自我监控的运用,提高生物教师的教学技能,以适应基础中学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FlavellJH.Cognitivemonitoring.In:DicksonWP(Ed).Children'sOralCommunicationSkill[M].NewYork:AcademicPress.1981.

[2]BakeL,brownAL.Metacognitiveskillsandreading.In:PearsonPD(Ed).HandbookofReadingResearch[M].NewYork:Longman,1984:353.

[3]孙凤娟.元认知监控与自主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施良方.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美]齐默尔曼.自我调节学习——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