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阅读训练方法提高阅读训练功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改革阅读训练方法提高阅读训练功效

刘凤云

刘凤云辽宁省朝阳县东大屯乡中心小学122000

我在继承成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虚心学习同事和外地课改实践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实践,悟出了以下语文阅读训练的方法,初见成效。

一、以读为本,强化训练的基本方法

阅读教学是一种技能训练,它既是一个训练过程,也是一个指导过程,所以要把读的指导和读的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

1.阅览全文抓梗概。学习一篇新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读书,感知课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或什么物。这个过程中,重点训练学生通过读书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正音断句读流利。这个过程要指导学生一字一句地读。对于生字、多音字要读准字音;每个句子要按词序和语法正确断句,注意标点符号;自然节之间要保持较长的停顿。通过读的训练,达到读得流利、流畅的要求。

3.结合句子理解词。大纲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熟练的查字典的能力,但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多,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如何择义,这就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所以,要通过指导和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结合句子理解词的方法。

4.边读边画理条理。要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边读、边想、边画的好习惯。在读课文时,或标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或标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标出性质不同的各段,从而认识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条理。

5.同类合并分段落。段落与条理不同,它是文章中的一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并与其它内容(段落)有一定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段落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要把这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写明白,常常需要几个有条理的自然节,所以分段时要学会同类合并的方法。

6.仔细阅读析段意。概括段意实际上是思维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因为只有仔细阅读才能明白本段文字所反映的意思。所以,要教给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1)摘句法。总分结构的段落可摘取中心句为段意。如课文《詹天佑》中的第一段;(2)归纳法。把本段中几句或几个自然节的意思合并,归纳出一句话为段意;(3)提炼法。抓住本段的意思,联系上下段,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段意;(4)小标题法。即把一段当作一篇小短文,给这段加一个小题目的方法。

7.精读重点明主旨。重点突出是好文章的共同特点。所谓重点,是指与中心思想关系最密切的内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精读,旨在探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精读,要做到精细、精深,领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思和感情。如《手》一文,作者重点写了三部分内容,即陈秉正的手“能干”“坚硬”“灵巧”。精读这三部分内容,就能理解陈秉正的手为什么“能干”“坚硬”“灵巧”,从而进一步理解他教练学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8、并列段落重练习。有的文章的重点部分是由几个内容相关、结构相似的段落组成的。阅读这些内容,应采取教和练相结合的方法,强化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作者重点摄取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亲人告别时的三个镜头,即与朝鲜老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时的场面。这三个段落内容相关,结构相似。应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教给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去学习第二段、第三段。这样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强化训练,无疑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是有益处的。

9、熟读课文有所得。阅读教学提倡一课一得。得什么?一是增长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语文知识;二是提高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三是受到教育,即学了本课,使学生心有所动、情有所融、行有所向。熟读课文,练习应用,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以读为本、强化训练的效用

1.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义务教育应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读为本、强化训练,体现了“三全”思想,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

2.改变教师备课不备读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沟通编者、作者、学生三者的心的桥梁作用。只有认真地读课文,才能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思想道德教育点,领会编者、作者的育人之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好教学方案,确定哪儿该示范读,哪儿该指导读,从而在课堂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几年以前的小学升初中试卷进行分析,学生丢分较多的是阅读部分。由于学生阅读不得法,又缺乏训练,所以对词义、句意的理解,对段落和层次的划分,对段意和中心思想的概括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实施以读为本,强化训练,由于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了读书,强化了训练,所以阅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4.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选修课和活动课为辅助的“三种课型”的广泛开展,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学生在课堂上以读为本,通过训练形成了能力,在“两课”中得到深化和发展。几年来我们学校办起了“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板报及各种园地,开展了讲故事、读书会、讲演会、作文竞赛等各项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从活动中得到锻炼成长,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出现了“全面发展,学有特色”的生动活泼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