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沥青砂垫层技术

/ 2

储罐沥青砂垫层技术

崔纪红

崔纪红天津辰鑫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沥青砂、胶结材料、温度稳定性、冷缝、热缝、配合比

一、前言

油罐基础沥青砂垫层是金属油罐的承载接触面,也是保护油罐底板不发生电化学腐蚀,阻隔砂垫层毛细水上升的重要措施。

在建罐过程中,它为油罐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初始表面和标准的水平参照面。如果出现了缺陷和误差,会造成罐体垂直偏差超标,影响浮盘的升降和物料计量。甚至会使油罐底板提早失效减小油罐的使用寿命和储油安全。

二、沥青砂垫层的定义和构造原理

沥青砂垫层是由一定细度模数,连续级配的砂子和沥青胶结材料组成的混合物。它的构造是由砂子颗粒形成嵌镶模样的组织,砂粒之间有一定的嵌固力和摩阻力。沥青胶结材料把砂子的颗粒间隙填充,并把它们粘结在一起,使其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能。

在材料性质和施工工艺不变的情况下,沥青砂浆的质量由与下几个因素有关:

1)沥青和砂子的配合比是否适当。(取决于配合比设计、试验、选用)

2)沥青和砂粒的结合能力,这与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有关,如热作法沥青炒焦,砂中含水,含有草根等有机物都会使结合力降低。

3)沥青胶结料所形成的薄膜厚度与最大可能的粒结表面。试验证明(施工实际也证明)砂子颗粒间的总表面积决定沥青薄膜的厚度。沥青掺量一定的情况下,砂粒越细,沥青膜愈薄,强度也愈高。但沥青膜薄到不能将砂子颗粒包裹粘结,强度又会急剧降低。因此,细砂和特细砂总表面积大,需沥青胶结料多一些,中砂和粗砂总表面积小,需沥青胶结料少一些。

三、沥青砂垫层的技术性能要求

1)不发生火花不导电

2)有足够的力学强度

3)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5)不透水性

6)有一定的耐久年限

四、沥青砂浆垫层的操作程序

1、底层砂垫层处理:

油罐基础的沥青砂浆垫层下设有一层50-200厚的砂垫层,它的作用是排除毛细管地下水,并使地基受压均匀并调整荷载,砂垫层一个优良的工程性质是易排水固结。

2、冷底子油的调制及护圈内壁的涂刷:

沥青冷底子油用沥青砂浆同种类沥青,配制方法如下:

取定量的沥青加热熔化至指定温度(石油沥青为160-200℃)进行脱水,然后将火熄灭,待冷至70℃时加入溶剂(一般为汽油),其量每次为3-5公斤,慢慢加入并不停搅拌直到均匀为止,比例一般为:30-40%的沥青,60-70%的有机溶剂(多用汽油)。

配置好的冷底子油应置于密闭的容器中,避免溶剂挥发变稠。

工地上使用有时需随拌阻随用,其经验是:沥青加热130-200℃熔化脱水后,等温度稍降低,先掺入10%的煤油并及时搅拌。因煤油气化温度为150-270℃,故不会冒烟挥损,同时有利于沥青冷却,避免危险。待冷到70℃时再加入汽油搅拌即成为成品使用。

刷涂罐基础护圈内壁时,先将内壁清洗,待干燥后进行涂刷,冷底子油涂刷不宜过厚,但应均匀、全面。

待沥青砂浆施工时,再往内壁上浇一层热沥青。

3、沥青的熬制

先将沥青破碎成8-10厘米的小块,然后按重量称取所需用量放入油锅中加热熔化,加热时温度要求均匀,不得有局部过热现象。

熬制沥青时应经常搅拌,并用抓扒不断打捞悬浮物,清除其杂质。

熬制时应由有经验的、能掌握火候的技工来操作,为不断提供足够的热沥青,熬油锅至少准备2-3口,以便轮流出油。

4、沥青砂浆的配制在钢制炒盘上,先将砂烘干并加热至120-140℃,然后按规定倒入沥青进行干拌,不断翻拌均匀,并继续加热至要求温度为止。配制时应注意必须将砂烘干,试验证明,未经烘干或不彻底的砂拌制的砂浆,其抗水系数几乎降低二分之一,强度也会降低。

在炒盘上拌制沥青砂浆时应注意火候,温度高时会冒黄烟易起火,并且沥青炭化变质,影响粘结力,还因气味呛人亦无法翻拌操作。如温度过低则无法拌合均匀。总之,各种温度都要适当,并仔细翻拌直到砂子被沥青包裹均匀为止。

5、沥青砂浆的摊铺与初压与烫平

油罐沥青砂浆垫层应分层、分段进行施工,其方法是:

A)100厚的垫层分为50厚一层,每层分为若干个扇形,上下层错开500。

B)每个扇形用木枋隔离出边界,木枋厚度为整个砂浆垫层的二分之一。

C)铺摊的沥青砂浆厚度一般是压实厚度的1.30-1.60倍,铺摊好砂浆后,先用木抹初压后,用火夯进行夯实,必要时用加热的铁滚子辗压,直到表面光滑不出压痕为止。

D)火夯压实后,用热烙铁进行反复拖拉烫平,使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憎水膜层,从而提高沥青砂浆的密实性、防水性、耐磨性。

6、接缝处理由于施工时要用木枋分隔成若干个扇形,以及施工时出现的周期间隔使沥青砂垫层中出现了二种工缝:冷缝和热缝。处理如下:

A)热缝处理:在接缝处浇上一层热沥青,并将铺设的厚度和宽度适当加大,然后用火夯反复夯实,刮去多余的砂浆,最后用烙铁烫平。

B)冷缝处理:先将原砂浆垫层表面有污染的面层刮去,然后用温度较高的火烙铁加热,再在上面浇上一层热沥青,然后铺上新拌合的砂浆夯实。

C)沥青砂浆与护圈处的冷缩缝浇上一层热沥青烫平即可。

五、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确定的严格步骤为:根椐使用要求和砂子及石屑粉细度模数,当地气温情况确定几个配合比,做成试件经试验后,确定一个最佳的配全比。

规范推荐的配合比为:沥青在沥青砂浆中的体积配合比为8-12%

重庆地区的砂为特细砂,根据这一具体情况和长期实践经验,推荐250kg沥青配1立方米干砂。(约为12%)

对于粗砂、推荐165kg沥青配1立方米干砂。(约7%)

对石屑粉、中粗砂推荐150~180kg沥青配一立方米干砂或石屑粉。(约6.5%~8%)

石屑粉的质量要求:

a)硬度:以含有石英质的石屑粉为最佳。一般破碎块石,生产浇筑混凝土用碎石而产生的石屑粉就可用。

b)石屑粉的筛余量

实际有中能会超过这一数字,因为沥青除去渣和包装纸等杂物后实际的沥青重量会降低。

六、保证质量的几项措施

1、油罐的护圈是沥青砂垫层参照面,坡度和周边的水平度都由护圈决定,因此,沥青砂浆施工前,一定要用水平仪测量护圈并找平。

2、对沥青的购买、存放、领用都应有严格的制度,以免混用、错用。

七、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

1、对患有眼病、喉病、皮肤病及有轻伤的人员不要分配从事装卸、搬运、熬制沥青砂浆的配料和摊铺工作。

2、装卸、搬运、熬制沥青砂浆的配料和摊铺人员,不可用手接触油料,应发给工作服、帆布手套、口罩、胶鞋、围裙、布帽。

3、如遇刮风天,不得在下风方向作业。

4、熬制沥青的油锅应制作坚固,防止四周漏缝,以免油火接触发生火灾并应设置烟囱。

5、熬制沥青,投放锅中的沥青数量不应超过全部容积的三分之二,以防溢锅发生火灾。

6、沥青含水过多,则应低温熔化脱水,不然易发生溢锅现象。

7、沥青熬制到熔化温度后,打捞杂质和悬浮物时,应撤除灶内火源,以免锅底油温加速升高引起火灾。

8、当天用不完的沥青油料需用盖子盖严,防止雨水和尘土浸入,避免次日熬油时溢锅。

9、调制冷底子油时,严格控制温度,防止加入汽油时发生火灾。

10、现场应准备必要的机动消防器具和灭火用品。

11、现场准备必要的药品。

参考文献:<<钢制储罐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