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会阴水肿局部治疗护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产后会阴水肿局部治疗护理的探讨

林芝

林芝(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产科广西梧州543001)

【关键词】会阴水肿微波照射硫酸镁湿热敷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46-02

会阴富有静脉丛,妊娠期局部充血,分娩时经过长时间产程及胎头压迫,局部缺血、水肿。分娩时因会阴部撕裂或侧切缝合后,于产后3天内出现局部水肿、疼痛。这是产妇经阴道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会阴疼痛或切口感染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现对会阴水肿的成因,局部治疗及护理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2年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中出血会阴水肿的120例,所有产妇均行会阴侧切术,表现为切口表面皮肤水肿,会阴部及肛周疼痛。

1.2方法

产妇平卧嘱两脚分开,臀下垫一次性护理垫,将浸有50%硫酸镁的纱布1-2块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宜,覆盖于会阴水肿处,然后行微波治疗,2次/天,30分钟/次。

2产后会阴水肿的原因

2.1软产道受到压迫反复阴道检查或经阴道压迫直肠刺激产妇有排便感,使外阴表皮及阴道粘膜反复摩擦致渗血引起水肿;第二产程时间长,胎头长时间压迫阴道及会阴,影响会阴静脉回流,使会阴组织缺血缺氧,易引起局部组织水肿。产妇反复使用腹压,使软产道血液循环受阻,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增加引起水肿。

2.2助产士保护会阴手法不当助产士在子宫收缩和间隙时都持续用力托压在会阴体上,使会阴局部较长时间的缺血缺氧,引起会阴水肿。

2.3外阴缝合时间过长,缝线过多由于巨大儿越来越多,使会阴裂伤深度增加,且多处裂伤增加了缝合术的难度,致外阴缝合操作时间长,缝合针数多,缝线过紧,缝线间距过近,伤口缝线勒得过紧易引起会阴水肿。

2.4产妇患有妊娠期合并症妊高症产妇使肾功能受损,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或造成血浆蛋白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间液生产过多而导致水肿。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因抵抗力下降,当受到感染而引起外阴炎症,也可引起会阴水肿。

3讨论

3.150%硫酸镁是高渗溶液,其中Mg2+、SO42-均为强极性物质,二者均可利用浓度差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Mg2+和Ga2+的化学性质相似,能竞争地抑制Ga2+,因而就抑制了交感地质的释放,使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受阻而改善微循环。Mg2+能使毛细血管扩张,纠正组织缺血缺氧,促进水分吸收,由于循环得到改善,达到消肿的目的。微波的内生热是一种高频电微波,照射可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热效应也能缓解疼痛,使肌肉、肌腱和韧带松弛,减轻局部组织充血及减轻疼痛,微波的热效应也可使Mg2+纱布的温度保持不降,增加硫酸镁的功效,两者起到协调作用。

4护理

4.1做好产前宣教孕妇在妊娠中应营养均衡,避免贫血、营养不良、营养过剩的发生。贫血、营养不良易引起感染,而感染会增加会阴水肿发生的几率,营养过剩易引起巨大儿,若估计胎儿过大应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4.2加强助产士助产技术培训助产士应密切观察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操作次数越多越增加细菌进入宫腔的机会,从而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会阴炎症水肿,会影响切口愈合。如滞产、第二产程延长,适时结束分娩。避免过早使用腹压,正确保护会阴,胎头着冠后在宫缩时使用腹压时托压会阴,宫缩间歇时把手松开,力度要适宜。提高外阴缝合技术,缝合时逐层对齐,缝线距离适中,松紧适宜。良好的缝合技术可减少会阴水肿的发生。

4.3做好产后常规护理加强产后会阴部的护理及卫生宣教,保持会阴清洁,用0.5%碘伏擦洗会阴2次/天,嘱产妇勤换垫纸,以免刺激切口引起炎症水肿反应。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而使切口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促进伤口愈合。观察会阴伤口有无红肿、压痛和硬结等感染迹象,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治平.微波治疗产后会阴水肿伤口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5:6.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7-299.

[3]卢琼芳,谭惠连.产后会阴水肿局部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6):721-722.

[4]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4-149.

[5]吴盈超,戚志勇,王正国.新编外科临床手册[M].北京:金伯出版社,1989:791.

[6]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