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构筑和谐师生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构筑和谐师生体系

白苍松

作者: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镇初级中学白苍松

摘要:教师的行为是形成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教师应发挥教师身上具有的八种主观影响能力即:亲近学生能力、了解学生能力、宽容学生能力、尊重学生能力、吸引学生能力、专业知识引领能力、奖赏鼓励能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教育、教师主观能动性、和谐师生关系、宽容、尊重、教学质量

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由于教师和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因而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活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变化和发展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说过:“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获得愉快或悲伤,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可见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行为是形成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教师的社会角色地位决定了可以创造促进师生间交往的情感气氛和机会,可以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教师身上具有以下几种主观影响能力,制约着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一、亲近学生能力:可是,亲近学生却并非易事。亲近,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真正感到可亲可敬,这是一种如同父母对子女的关怀爱抚那样的爱,它会赢得学生的感情,是做好老师工作的前提。二、了解学生:人非圣贤,学生也非神仙,所以,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也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关注学生的动态,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了解原因,帮助他们早日度过难关,师生感情也会随风潜入夜,班集体自然更加和谐、更加团结、更加健康。三、宽容学生:孩子毕竟是孩子,免不了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不能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来校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这些屡教不改的“差生”,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只要你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你会发现,所谓的“差生”,并不是顽石一块,他们会慢慢变聪明,会慢慢进步的。

四、尊重学生: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宽容学生、还必须尊重学生。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尚显稚嫩的心灵,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想法,以及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是师爱的表现。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信任时,他们也会自然加深对老师的信任。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五、吸引学生能力:是指教师的性格、品德、情感等,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应有活跃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应热爱自己的职业,有崇高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教师对教育及学生的要有满腔情与爱。教师应以自己人格的魅力和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使课堂成为一个情感交融的世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晓之以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专业知识引领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材变化、教法变化、语言容量加大、知识点增长,各方面都给教师带来新要求,教师要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教师要广泛涉猎其他各科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真正把“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落到实处,要不断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要认真学习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不断创新教法,不拘一格,综合运用教材、教法及自身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永葆课堂的新鲜、趣味、活泼。这是英语教学的魅力,因此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征服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力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七、奖赏鼓励能力:指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赞赏、奖励,施加影响。陶行知说:“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教师只有在宽容、尊重、赏识、接纳、平等的基础上唤醒,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力和主体人格,才会使学生自由的主体转变为自主的主体,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自身的发展与构建其创造性潜能的充分挖掘才会成为可能,才能够抛弃害羞,而自信、自尊、自强、自立地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表扬、奖赏的力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总之,教师在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师的这五种社会影响力量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某种师生关系的存在,不同的教师所具有的各种影响力的大小不一样,运用各种影响力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但只要各位教师心中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就能有效地运用各种影响力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朝芹·我们决定着学生·人民教育2004.5

[2]王旭东·国外师生关系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2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言论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