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新课标理念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盘静娴

盘静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桂岭二中542806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本文针对农村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颖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过程,学‘现实’的教学”、“优化教学环节,注重教育策略“三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从而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数学。

关键词:现状师生关系经历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策略学会学习

在整个初中阶段每次考试数学成绩低分人数明显高于其它学科,及格率明显低于其它学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十分复杂,但作为初中教学教师没有理由不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是否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是否真正履行了数学新课标中所说的数学教师的重大职责,即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索、来源于生活的易于接受的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让学生经历过程,学“现实”的数学;是否真正地应用新理念优化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了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引导学生怎样学数学。

一、构建新颖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农村初中数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产生,这无疑是素质教育的大忌。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颖的师生关系。

二、让学生经历过程,学“现实”的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是说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的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1.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包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这期间经历着复杂的认识过程。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某些数学定理的发现过程,经历数学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

2.“现实”的数学指数学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同时学了数学又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要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比如,手电筒的光束可以作为射线的现实原型,横放的温度计可以作为数轴的现实原型,两条笔直的铁轨可以作为平行线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农村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

三、优化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2.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探索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问题教学、尝试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风采。但每一种方法皆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切忌死搬硬套,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针对每堂课而言的具体的特殊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通过对某些模式的合理挑选和整合而构成。按学生独立学习的程度为标准,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探究。它们各有特点,各有适用范围。要优化教学策略,首先要研究的是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对象特征适合采用什么模式。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包括知识的类型、难度和抽象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每一堂课中一般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只有广大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师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了解和掌握其各自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将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因此对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回“自我”;通过让学生经历过程,学“现实”的数学,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