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统计创新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关于企业统计创新管理的思考

汪爱玲

烟台恒邦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117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企业统计的创新和改革势在必行,但其必须依托于现行的企业统计管理体制,不能脱离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探索。企业统计的创新与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对企业统计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了指导性、方向性的作用,在现行的企业统计管理体制下,如何进行企业统计创新,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企业统计;创新管理;策略

1企业统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如今企业统计立足于向上级和国家上报统计资料,同时编制企业自身的各项统计核算报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发展,传统的统计模式、统计内容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形势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外部环境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统计体系要能够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这样才能较好地反映客观实际,才能更好地实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统计工作要不断创新,把工作的重点建立在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上,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使统计收集原始数据、编制统计报表的基础职能,转变为向企业提供生产能力、生产特点、资源配置、产品市场占有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人力资源状况等基础性资料,并依具体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可行性指标,使统计工作真正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企业统计管理体制运行方式的探索

2.1企业统计管理体制规范化

规范化是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重中之重,加强企业统计管理体制规范化,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首先,设立专门的独立于其他部门的统计综合部门,并制定适应于企业发展规划的企业统计规章,如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统计信息报送要求、数据统计口径要求等。其次,配备专职统计人员,明确企业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职责明晰,严格要求,加强企业统计基本工作。

2.2企业统计管理体制职能化

在创新企业统计管理体制中,管理者应意识到企业统计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对现有数据、市场的分析,更应充分发挥企业统计预警和调控的职能。企业统计管理体制职能化就是提升企业对统计职能的认知,在具体展开企业统计基本工作时,有意识地管理、运用、发挥企业统计的职能。如在预警职能的管理上,企业应制定检测预警机制,事先开展市场调研,充分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计算先行性的统计指标,之后综合预警信息,预测市场潜力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再如在调控职能上,企业可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对产品质量进行调控,降低产品质量的波动率,维持较高且稳定的产品质量水平。

2.3企业统计管理体制信息化

信息化是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手段可以减少企业统计工作中繁琐的数据录入、摘抄、检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在信息化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增加信息化建设硬件软件方面的投入,实行统计信息联网查询机制,积极在实践中应用统计软件,建立企业统计信息数据库等。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能止于企业内部,更要扩展到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网络,建立数据信息流,实现企业间、企业和供应商间无障碍、即时的统计信息联通。建立联网直报网络,实施企业一套表制度,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一化数据。

3企业统计创新管理的策略

3.1企业统计的观念创新

受到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统计理论的影响,传统的统计观念认为企业统计只是为了完成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任务,因此企业统计的数据往往经过强烈的粉饰和修补,可靠性极低,没有发挥企业统计应用的职能。企业统计创新的第一点就是观念的创新,改变以往的企业统计观念,注入新的观念,如以人为本观念、市场观念、风险观念和信息观念。在以人为本观念中,必须强调统计人员的权责明晰、基础知识和技能、积极性、职业道德等,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规划和再教育。在市场观念中,要求企业在重视内部统计信息的同时,也要关注外部各类信息。在风险观念中,企业应认识到统计信息天生的概率性特点,认识到统计预测和统计决策的偶然性和风险性。在信息观念中,对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即时性、准确性、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企业统计的内容方法创新

企业统计的内容创新的着手点为深度和广度。在企业统计的内容广度上,统计内容必须拓展到市场层面。第一,拓展到销售层面,企业统计不能忽视任何一位客户和订单的统计,无论数量大小。第二,拓展到原材料采购层面,对原材料的采购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量化成本控制手段。第三,拓展到科研层面,加大对科研技术创新的投入,加速企业的技术更新。在企业统计的内容深度上,统计内容必须拓展到时间、空间、结构的联系上。不可将统计数据单一处理,应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前后联系,内外对比,计算比例,深度挖掘数据的描述功能和推断功能。企业统计的方法创新的关键点是选择最适用的统计方法。第一,建立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多种调查方式并存适用的统计方法体系。第二,针对不同的行业和产品类型,不同的信息和推断需求,不同的效度和精度要求,选择科学的统计推算方法和模型。第三,通过网络调查的大力开展,减少在数据收集、整理、检验、录入上的人力物力花费。

3.3企业统计的人员管理创新

统计人员是企业统计创新的执行者和反馈方,所以企业统计的人员管理创新是企业统计创新的核心。优秀的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和企业统计方案需要能力、技术、知识相适应的统计人员的实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统计管理体制和统计方法更要求统计人员的不断学习和再教育。企业统计在人才管理上的创新表现在基本要求上,要求统计人员不仅有扎实的统计专业知识,还要有交叉学科如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的相关知识。表现在特殊要求上,要求统计人员熟悉本行业本企业的产品知识、生产过程、业务知识等生产技术知识,更要求统计人员具有敏锐的数据触觉和较强的分析能力。一方面,企业应注重企业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另一方面,企业引进高水平的统计人员,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统计队伍。

4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中国企业统计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加速我国企业统计制度改革的进程,早日实现企业统计制度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和国际化,实现企业自身的高速发展,提高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辛金国,严兴良.网络直报条件下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07)

[2]梁莉.统计法规如何促进企业统计的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