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主体深化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激活主体深化阅读

杨枫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主体

当今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固定或预设好一定的问题,让学生阅读后解题。将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只注重从文字结构到内容主题的技法分析,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误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课堂提问,就是寻找题目的答案,从而丧失了对阅读的渴望,阅读效率低下。阅读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否与阅读教学中是否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阅读,与学生参与的量、质、广度、深度密切相关。因而,激活主体才是为阅读增效的必要手段。

一、因时因势因人激活主体,促使主体积极参与阅读

因时因势而激旨在把握时机,利用情势去激发。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教师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了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

因人而激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注意广泛性,又要区别有个性差异的学习主体,讲求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阅读教学必须遵循这一要求。教师应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参与阅读的主体意识,实现人人参与、全员参与。同时,要面对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主体,依据于各人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进行有效激发。如有的学生不喜欢阅读议论文,他们总认为议论文枯燥乏味、呆板得很,不如散文与小说有趣。为了改变这种不利于广泛阅读的现象,在平时,笔者就有意识地将同学们日常讲话、写作中的自相矛盾、说话的无中心以及有中心无依据等现象收集起来,在教学时让学生细细阅读,在同学们捧腹大笑之余,激发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进而激发出阅读议论文的兴趣。这就是“自觉兴趣”被激发而产生的典型。

二、树立主体意识,激活主体独立阅读

培养学生自我制定阅读目标是一种开放性的阅读教学活动,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持之以恒,又要循序渐进;既要立足于教材,利用课文自身提供的条件,自主设计阅读目标,又要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自主地设计开放性阅读目标。

1.首先,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份很好的阅读材料,且教材编写者精心地将对课文材料的分析贯彻在文前的“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及文后的“课后练习”中。因此,利用课文自身提供的条件,让学生自主设计阅读目标应成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能力的第一步。

文前的“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是编者对文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炼的产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必舍近求远,而应循着编者的思路制定具体目标。如读《敬业与乐业》一文,文前的“学习重点”有两条:一是探讨中心意思;二是理解难句含义。这两点实际涵盖了这篇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两个问题设计阅读目标:本文中心在哪儿?怎么有层次地表现出来的?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生活中有没有这些东西?文章中有哪些难以理解的地方?等等。这样,既抓住了文章中心,又将对本文学习的总目标具体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趋深入,必然会有所收获。

课后练习同样是引导学生制定目标的好依据。课后练习常常是对文章“学习重点”的具体落实。因此,用多种手段,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化角度、启发创新地将课后练习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知的目标,这不仅仅会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主体的同时,阅读效率无疑将会得到大大提高。

2.培养学生自主地设计阅读目标,不能仅仅囿于学习重点及课后习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情趣,自由自主地设计阅读目标。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即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价值取向,决定了学生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可以有不同理解的多角度性、多层面性,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所以经久流传,正因为它总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祝福》中,鲁四老爷见女佣祥林嫂被夫家抓去,“闹得沸反盈天”,便阴阳怪气地说:“可恶!然而……”,寥寥四字,隐含了多么丰富的潜合词,阅读时真是见仁见智,读者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习惯、爱好、能力去理解它。因此,将课文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尽可能多地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去自能地设计目标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职责。只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益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坚持,这也正是体现语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和教育的观点。

三、尊重主体个性阅读,激活主体创新意识

在教学内容上,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如针对学生对各种体裁文章的不同爱好,可以分组进行教学或对其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再如课后练习,可在规定“必做题”的同时,出一些新题,以适合学生的不同口味。

在教学方式上,加强个别性辅导。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突破模式,坚持教法更新。如一篇阅读文章,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从各个点进行突破。一个单元的教学,可以单元为整体,也可有针对性地对一两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阅读,以点带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阅读环境。要善于发现并用激情去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建立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在《老王》这篇课文的阅读学习之中,有不少学生就不赞成老王这样的人生价值观。学生认为老王这样一个光棍住在破破烂烂的小屋内,一个人孤苦伶仃,尽管他很热心,老实厚道、乐于助人,但是他为什么没有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幸福的人,而只是一个孤苦伶仃的人呢?学生这样的认识有些异类,但是也为学生开阔的理性思维发展提供了可能,更为高效的阅读教学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教师也应当在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阅读中,读者是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我们一定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主体,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思考,去质疑探讨、欣赏借鉴,在积极主动和自由自在的阅读活动中切实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2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