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口语交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让学生走进口语交际

道若男

道若男(环县南关小学,甘肃庆阳745700)

口语交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与人沟通的纽带,为了让学生走进“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交际氛围,让学生想说、乐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要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也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想说、乐说的氛围,让学生轻松交际。

1.演示课件,营造氛围

多媒体所营造的氛围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对学生的口语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图片观察、实物展现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营造一定的氛围,能让学生最快进入状态,积极思考,急于表达,让交际自然进行。如上《说说我自己》时,先以动画片引入交际氛围,让学生观察动画,注意思考,按照动画中人物的介绍方式介绍自己。由于动画人物深受欢迎,学生们的交际兴趣浓,都能无拘无束地介绍自己。

2.扮演角色,融入氛围

小学生天性好动,表现欲望很强,有很多口语交际课都适合分角色表演,利用这一特点,师生互动,扮演不同角色,融入情景表演,将课堂变为欢乐的海洋,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学生们积极投入表演,表情自然,语言流畅,表演真实感人,这样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寓教于趣,学生们的童趣、童真、童心都会得到最大的展示,促使他们想说、乐说。

二、指导学生交际,发展规范语言

《课程标准》指出“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由于生活于大西北,方言的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口语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

1.规范语言,教师示范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交际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指导、修正,杜绝说话断断续续,词不达意。如上《该怎么办》时,指导学生将固定句式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基本句型到完整句式在脑海酝酿,然后又指导他们理顺表达思路,最后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差异,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练习,让大家都得到锻炼。

2.发展口语,全员参与

面向全体,人人练说,师生互动是口语交际最好的形式。教师在说好普通话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先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们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真正做到:用心说、用心听、用心交流。

3.搭建平台,提高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提高要持之以恒,具有长效性,不能局限于课堂、校园,而要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因此应多鼓励学生们常与家长、朋友、陌生人进行口语交际。如上《自选商场》一课,鼓励学生走入商场,向售货员阿姨请教各个商品的优缺点,然后自己购买所需商品,最后将其交流于课堂。这样长期训练,扩大互动范围,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发展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积极评价,激励交际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示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

1.欣赏学生,祝贺成功

欣赏每一个的学生,鼓励他们说清楚,说丰富,说个性。当自身的成功被同学们欣赏时,他们会感到有成就感,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

2.鼓励学生,维护尊严

对于在交际中答非所问的学生,不能让他们遭到嘲笑的同时再接受冷落。教师应面带微笑,以亲密的肢体语言,亲切的语句鼓励学生,不要因一次回答失误使其丧失交际的积极性,相反,让他们充满信心,力争下次表现更积极,回答更完美。

3.正视出错,给于关注

对于这些学生要给于更多的关爱,采取示范、鼓励、合作互动等方式,训练规范表达,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

4.摒弃自卑,发现自我

班级中农村学生较多,这些学生喜欢独处,沉默寡言,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熟视无睹。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专门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没有被遗忘,关注的目光时刻围绕着他们,即使他们回答并不完美,哪怕答非所问,也要及时鼓励。并适时穿插一些名人励志故事,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信心倍增,积极地融入到集体中。

5.多种评价,有效结合

实施评价时,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做为教学的主导者,应给足学生自由评价的时空,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使口语交际升华到一个评价、鉴赏的高度。

口语交际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将其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渗透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每个生活环节,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