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林学

林学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365100

一、情感教育优先,展示师生亲密关系

中学体育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交流往往忽略了。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和学生接触,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爱好、习惯、身体状况等,特别要注意熟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动基本素质,从而能更进一步地分析比较,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能实施个性化教育。对于学习体育有困难的应该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对于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情感交流尤其重要,只有和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感觉到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对于这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都大有益处的。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和学生交流,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二、创建良好课堂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心理情绪的稳定,会使学生在一种平静愉快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当然如果教师情绪失控,则会导致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学气氛紧张。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师德修养,要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品质,能真诚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会创设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其次建立师生良好人际关系也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才会有积极情感的合作支持以及良好的情绪气氛,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体育教学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很多,这也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另外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不同的环境可能给学生上体育课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教师要事先画好场地,放好教具等,使之课堂的教具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让学生一到场地,就感到心情舒畅,愉快有趣,渴望快点进入课堂中。

三、重视情境的创设,心理健康教育优先

创设情境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课也是如此,老师创设好情境,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合作、互助的情感体验中参与教学。一方面我们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互助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体育课的情境创设更多的是运用游戏,在游戏中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通过了解游戏规则、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战胜障碍获得胜利的坚强意志品质,学生在比赛中也能体验到合协作的喜悦,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从而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锻炼其意志品质,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这是很常用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四、精选课程内容,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应该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所以精选教学内容尤其重要,尽可能选取一些专项、选项课,利用游戏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健康心态,通过设置游戏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意志、体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对于那些有自卑感的同学尤其重要,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融入到集体中,从而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然游戏时的分组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形成团体的力量。组内的同学呐喊助威,促使同学间进行正常的交流,让他们克服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尤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游戏让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使这些学生不会因为体育素质较差而有自卑心理。精选内容也包括课堂的小结,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课上好、准备充分就行了,往往忽视了练习过程中和课后的小结及复习,再精彩的课没有教师很好的引导和小结,学生就好比走马观花的学习,无法总结经验和改进方法,就不能在日后的联系中改进和提高,所以教师课后的小结和作业的布置是非常必要的。

五、快乐课堂教学,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卫生措施,对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体育道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快乐教育能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优良的心理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特长。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学生心理,当人体进入活动状态时,大脑的右半球会马上兴奋起来,参加者会进入一种愉悦氛围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原有教材的欢乐因素,使平淡枯燥的体育教材变得妙趣无穷。精心设计教法,在遵循教学原则,保证合理运动量的前提下增加欢乐因素,寓教与乐。针对儿童爱玩天性,通过有效途径,增加音响视觉效果,让音乐舞蹈美术渗入体育课堂,使教学情趣盎然,改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呆板为活泼,全方位锤炼学生身心,使学生真正地快乐起来,使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努力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参与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认识、理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在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各有不同,各个阶段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情况,在体育的同时有的放矢地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督促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获得身、心真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