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明预防老年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甲氧明预防老年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研究

陈晓滨吴鹤皋罗小军

陈晓滨吴鹤皋罗小军(江西宜黄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宜黄344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注盐酸甲氧明在老年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防治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对8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n=40)和B组(n=40),A组预注盐酸甲氧明3mg,B组不预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中血压下降情况及程度。结果A组95%的患者血压稳定,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预注盐酸甲氧明能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老年下肢手术中的低血压。

【关键词】预注盐酸甲氧明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

高龄患者在临床上以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储备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内固定术的患者大多为老年病人,患者通常伴有心肺脑疾病,心血管调节功能差,因而手术要求麻醉起效快,安全、维持时间长及术后镇痛效果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肌松完全、又可通过硬膜外导管给药延长麻醉时间、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因此近年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已广泛采用,但麻醉中的低血压常可发生.我科自2011年1月开始应用小剂量盐酸甲氧明麻醉前预注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中低血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ASAⅡ-Ⅲ,年龄65岁以上,体重50-70kg,在腰麻下行下肢骨折(包括股骨干、股骨颈及髋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病人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试验组(n=40)和B组对照组(n=40)。两组年龄、体重、身高、麻醉前用药、腰麻药浓度和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入选本试验,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史,ASAⅢ级以上;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甲亢;基础心率<60次/分;对盐酸甲氧明过敏者。入手术室前30分钟肌注长托宁0.5mg,入室后开放一侧上肢静脉,林格氏液6-8ml/(kg·h)滴注。取右侧卧位,L3-4间隙,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清亮脑脊液流出后于0.08ml/s的速度头侧端注入布比卡因10mg等比重复合液。注药完毕后头侧端置入硬膜外导管,将病人翻身平卧,保持水平位,腰麻感觉阻滞平面控制T8以下.A组于腰穿时给予预注盐酸甲氧明3mg入壶。

记录患者入室(T0)、预处理后(T1)、腰麻注药后5min(T2)、10min(T3)、15min(T4)BP和HR的变化以及血压和心率的最低值,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寒颤等不良反应.麻醉后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平均动脉压比基础平均动脉压降低25%为低血压,给予麻黄素5-10mg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麻黄素10mg重复给予,并加快输液速度,至血压恢复。反射性一过性心动过缓HR=50时可用阿托品提升之。

2结果

本研究共包括40例试验组和40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麻醉成功,完成内固定术。两组间大部分数据无差异,而A组低血压发生率(5%)明显低于B组(40%),A组2例血压下降者均未使用麻黄素,B组中15例使用5~15mg的麻黄素。两组BP和HR数值见表1。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表1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注:与B组比较,*P<0.05

表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

A与B组比较P<0.05

3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内固定术的患者大多为老年病人,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系统合并症或存在潜在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多脏器功能减退,手术创伤较大、失血相对较多,腰硬联合麻醉后的低血压是一个十分普遍而严重的并发症。

甲氧明是一种强力的α1受体兴奋剂,对α2、β受体几无作用,一方面兴奋α1受体可使小动脉收缩,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因而外周阻力升高,SBP、DBP、MAP升高。主动脉舒张压力增高,提高冠脉灌注压和心肌血流,另一方面它对心肌无兴奋作用,不使心肌耗氧增加,并且通过提高血压反射性使心率减慢,降低心肌氧耗,有利于心脏的保护和心肌缺氧的改善。临床主要用于麻醉、手术、出血、创伤等所致的低血压,尤其适用于椎管内麻醉所造成的血压降低,周围循环功能不全时低压状态的急救。血压升高同时,反射性地减慢心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是麻醉中稳定升压的好选择.本研究表明,预注盐酸甲氧明能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低血压。

参考文献

[1]曹灵敏,李胜德,马桂芬,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老年患者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742.

[2]罗刚健,池信锦,关健强等.预注甲氧明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中低血压的防治作用广东医学2007年9月第28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