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基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韩艳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程序设计

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其目的就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语法知识和编程方法,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针对这些只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将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上好,让学生感受到这门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优势,让他们喜欢。本人对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1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时数少。目前,学校开设的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的课时(包括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数较少,这就导致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不够的情况,学生只能掌握最基础的程序设计知识,理解书本上现有的一些设计实例,而不能用该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实际问题的处理。

1.2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的信心兴趣不足。因为学习程序设计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扎实的数学功底,而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石较薄弱,导致在学习程序时显得力不从心。由于缺乏对计算机本身解题的认识和了解,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对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人为的给自己的学习设置了一道门槛。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如上课讲话、玩手机、睡觉、不配合老师、不主动交作业等。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恶性循环,感觉难学,没有兴趣,认为学不到知识或学的知识没有。

1.3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传统的教法是老师课上讲授加学生实验的形式,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也仅仅是对书本上的一些示例进行模拟性的操作,一旦调试成功就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只是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程序设计的语法知识和调试技巧,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利用该程序设计语言从一个实际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与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一些课程不同,不能立竿见影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导致一些领导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从而使部分教师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参与兴趣不浓厚,甚至有些学校取消了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设置。

2教育方法的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任务驱动”教学。在理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整个课程教学围绕一个“总任务”进行,通过逐步拓展的实训项目和设计,将每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小结,将知识点溶化到一个个“子任务”的程序编写和设计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问题,尽量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只是做到必要的辅导或答疑,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任务案例分析”教学。对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程序设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程序设计语言知识去编程,去应用于实际需求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问题去分析案例,教师则在分析过程中穿插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一方面增长知识视野,丰富分析应用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如何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在案例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2.3分组教学法。在当今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现在的大学生,以我为中心、自我感觉良好的现象比较普遍,而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课程如果“各自为战”,或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以完成不同题型的任务为实践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很容易失去上机兴趣,也很难达到上机实践之目的。因此,不妨针对现在大学生的特点,适当转变上机实践的形式。

2.4归纳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语言编程有很多的定义、语法规则,它们使用灵活、难以记忆,也特别容易出错。如果能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据库程序设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一题多解。为此,老师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提问、答辩、论证、反驳、判断等激烈的讨论,互相启发、相互协作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外的知识,同时也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3结束语

对于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法不是学习数据库程序设计的真正目的,应该在掌握程序设计语法的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真正的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老师应在开课初期就让学生充分了解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尝试成功的喜悦,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课堂教学创新性有助于促使教师的教育观点的转变,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健全人格,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得以顺利入门,在整个学习阶段保持学习的高度兴趣,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