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创建政治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提高质量创建政治高效课堂

郭凤梅

◆郭凤梅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学056300

摘要: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永恒追求,作为一个高中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与新型的教育接轨,做高效课堂的领头人和决胜者。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永恒追求,作为文科班的政治教学,其学习指向性很大一部分是高考。高中的课堂教学,其通识性与目的性很强。虽然我们应该明确教学指向性,但同时也要警惕以考试为方向的高中政治教学会误导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那样的话,既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能否顺利开展、知识能否顺利传达、课堂教学能否有的放矢。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优化重点解读

政治学科的知识点与其他科目相比是相对集中的,所以,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应当明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在课堂的开始,也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传达给学生。这样传达的效果,就是产生了老师与学生间一种无形的互动,形成了老师知道教什么、学生们知道学什么的良好局面。同时,教学目标要区别于课程导入,尽可能归结为这堂课重要的知识点,而不是对于课程内容有过多的描述。这样,既能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也能引导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内容。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应当以解读重要的知识点为课堂的第一要务,无论课堂教学方式有多么精彩,如果学生们没有找到这些精彩背后他们要学习的知识点,那这些精彩就都是浪费了。因此,教师要多次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即定下的重要的知识点,时刻提醒学生们要学习什么,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偏离既定的教学方向。

二、创新课堂教学思维,优化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其首要出发点,就是授课教师对于课堂的态度和对于教学思维的理解。在如今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已经不能固守原来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首先就要转变授课教师的教学思维,要发散与创新教学思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性地建设新思维的课堂。这种课堂不再是师生固定角色,而是在课堂上角色可以互相转换。在时间允许下,学生可以把他们对于课程的理解或是知识点的理解说出来,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们主动思考,也能对授课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契机。总的说来,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思维,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资源配置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授课教师已经会让政治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了,但是高中政治的知识点相比于其他科目仍然略显单调与枯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课件与案例就可以应付的,授课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不要觉得课件等貌似偏离知识点的课堂内容是浪费教学时间。我们要明确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师将知识点讲出来,而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如何能更好地接受这些知识点。所以,课堂教学,当以引导学生们接受知识点为重,不要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当作摆设。另外,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也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授课教师间应当优化资源配置,互相交流心得与观点,这些都是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的。

四、培养课堂教学氛围,优化互动模式

上文已经提到过,授课教师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方式,会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但思维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固有模式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这种思维转变过程中,授课教师要着重培养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总的说来,要在课堂上形成一种“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的局面。但这种局面是需要长时间构建的,尤其是学生这一环节,面对高中政治知识点的单调与其他课程的压力,学生极易成为被动接受和不得不接受知识点的局面,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调动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依靠某一次的课堂提问或是偶尔的互动,而是要每时每刻地进行教学互动。而教学氛围,就是提供这种教学互动的基本保障。

教学风格的养成,极易推动培养教学氛围的形成。而这种教学风格,就犹如一面旗帜,让学生感受到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从而更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动。同时,互动模式也要开拓思维,进行革新和转变,进行更深的优化。互动模式不再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么简单,互动不仅要存在于课上,也要存在于课下。为了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仅仅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是不够的。授课教师要时刻保持与学生们的联系,解答学生们的疑惑,并为下一次课堂教学做下铺垫。授课教师应当以学生接受知识点为出发点,以长期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为目标,培养课堂教学氛围,形成一种独有的教学风格和长期的教学互动。这些,对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课堂质量是有推动作用的。

五,注重作业,好好反馈

高效课堂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以及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教师调整后继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高效课堂建设必须关注作业的创新和改革。政治作业的布置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应该多样化和层次化,最后还要完善作业的评价形式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