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李彩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李彩花

李彩花

李彩花新疆农八师石河子149团一中832052

初二的学生身心发展向青春期过渡,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的事物好问、好奇、善于幻想。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爱好挂钩,他们的可塑性很强。这个时期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关键时期。作为老师我们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我们是“授人以渔”的引路人。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不能马虎大意,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喜欢你而喜欢这门课。我认为新课的引入特别关键,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的引入多种多样举不胜举,但一般用得最广泛的有教具、图片、视频、演示实验、小活动、模型、故事等,生动、具体、直观,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素材。通过设置悬念,能诱导学生使枯燥抽象的物理原理变为简单易学的规律探索,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知识的真谛,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把学生引向物理知识的海洋。

一、教具引入

教具的引入是非常直观的,学生的眼球会直接放在教具上,在他们的脑海中很快建立模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讲《眼睛和眼镜》这一课时,我身穿白大褂,戴上眼科大夫的牌子,拿上眼球模型走进教室。学生顿时目瞪口呆,接着我宣布:今天由我——眼科专家给大家检查视力,看看大家的眼睛有没有问题。学生非常高兴,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举手上台,新课便展开了。

又如讲《变阻器》这节课时,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舞台的调光灯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忽明忽暗?电视机的画面为什么会变亮变暗?教室里的电风扇为什么有时急匆匆有时慢悠悠?学生思考后做出猜想。然后我便拿出收音机演示,让他们感受声音大小的变化,最后拆开旋钮展示给他们,学生知道了原来是这个东西惹得祸,我顺势说出:“这个东西就是变阻器。”

二、视频动画的引入

视频的呈现,比语言、图片引入更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让学生身心愉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

在一次公开课中,有位老师讲《电磁铁》这一节课时引入了一段视频:在火车上主人公遇到了突发事件,她无力打开车门,在垂死挣扎的那一刻,她机灵一动,用身边的铁棍和一段导线绕制了一个电磁铁,通电后车门打开了,使得自己得以逃生。这段视频引入得恰到好处,非常好,学生看完之后就想迫不及待地学习电磁铁有关的知识。

三、实验的引入

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新奇和使学生感到意外的实验来引入新课,创造一个愉快的物理学习环境,激发求知欲。实验还可以提供示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在讲《大气压强》这节课时,可以用的实验特别多。我选用了两个试管,一大一小,大试管刚好能套进小试管。先给大试管装入适量的水再放入小试管(口和口一致)迅速倒过来,在水流出来的过程中,小试管在神奇地上移,学生欢呼起来(和自己猜想的结果不一样),都觉得不可思议,有几个学生不住地问:“怎么回事?怎么会上移?”我引出了大气压强,学生惊叹:物理无处不在。

四、设置小活动

课程改革不断强调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时,让学生四人一组,手持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看书本上的字,看远处的房屋……在看完之后,分别叫几组同学说出看到物体的特点,同时提出问题:同一个凸透镜为什么成的像不一样?接着探究开始。

在讲《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我先提出问题:流速变大,压强如何变化?有的学生认为变大,有的学生认为变小。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让全体学生拿出两张纸,平行放置然后向中间吹气,大家看到了现象:吹纸的速度越大,纸越靠拢,说明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这节课可选取的精彩实验很多,比如吹起一张纸条、向U型纸中间吹气看纸的变化等。

五、故事引入

数理化的教学是比较枯燥的,适当地换个方法是比较有效的。用生动的语言讲一则故事,既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也带他们走进了课题。

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时,我给学生引入了一个故事。

A和B因一点小事争吵了起来,A打了B一拳,并在B屁股上踢了一脚。B找人评理时说:“A打了我一拳并且踢了我一脚。”A说:“B也打了我,他用脸打我的手,用屁股打我的脚。”听到这里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都觉得A的话好笑,A不讲道理,都打人了还那样说话。这时我说出了答案:“用力学的知识来解释,A的说法是对的。”这时同学们都会急于了解为什么,这样就可顺势引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随时变换教学方法,尤其是新课的引入,抓住学生的眼球,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新奇的实验等多种手段引导他们,感染他们来完成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