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谈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及对策

许斌

许斌(遂宁市广德初级中学校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物理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更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初中物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但是,目前许多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了畏难甚至厌学的情绪,严重影响学生以后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析为难情绪产生的原因,通过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做好正面引导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营造良好和谐学习环境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等方法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为促进学生学好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习物理畏难情绪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7)07-0074-01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所包涵的知识和技能十分广泛,并且该学科知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而且初中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物理从生活中来,又用应用于社会生活。所以,学好初中物理非常重要。本人在十几年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从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就感到力不从心,会产生畏难心理,严重影响学生以后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物理是从初二才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为什么一开始学习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呢?如何克服学生学习物理的的畏难情绪呢?下面来谈谈本人近几年在物理教学工作中采取的几点做法。

首先来谈谈学生畏难情绪产生的原因:

1、言传身教:刚升初二的学生在还没有接触到物理这一门学科之前总会听到学哥学姐给他们讲物理很难学,从此,在他们的心理上就打下了物理难学的烙印。

2、学科特点:初中物理要求学生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性思维转变。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部分抽象性比较强,平时学生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电流、电压概念的形成完全靠学生想象。对于习惯了靠所见所得的初中学生来说,就感觉到比较困难,甚至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概念没有弄懂,习题更摸不着头脑,只觉得纷至沓来,无穷无尽,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物理学习兴趣。

3、班级容量大: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他不可能保证他的教授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听懂,学生如果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就会使得问题日积月累,一点一点的被放大,学生仅有的一点学习热情也一点一点地被消磨,最后甚至完全放弃了物理学习。

4、教师因素:初中的学生由于思维和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于是会很容易把对一门学科好恶和教这个学科的老师紧紧联系在一起,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本身的授课方式也影响着学生的理解,同样是一堂课,不同教师对学生有着不同的效果。有的老师总会有独特的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鲜活,学生听得兴趣盎然,也自然会积极投入;但有的老师却只是照本宣科,让大家感到索然无味,听得是哈欠连天。

如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呢?下面来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上好第一课,培养学生的兴趣。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兴趣是最好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从不愿意学习到主动进行学习,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且有了一种成就感,这么难学的一科都我都能够学好,就克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畏难的心里障碍。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得来的,因此只要对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上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任何学生都会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物理实验要以材料最简单,现象最明显,实验最容易成功为最佳。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物理现象,还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以加深印象,同时还能节约时间。老师们都知道在教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时候,单调枯燥,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如何改变重力或者浮力来改变物体的浮沉的。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利用身边的小物体,创设了一些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做好正面引导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正面引导学生不要有畏难的情绪。平时课堂中我们要多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习也如此。如果学习中一碰到困难就后退,这样不仅是懦夫,必定将来也会一事无成;反之如果我们勇敢的去面对困难,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难点,不但困难会迎刃而解,而且还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这一代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的素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所成就,我们的社会的发展才会有希望。以后的世界要靠科技来振兴我们的国家,而物理学科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物理。所以学好物理显得尤为重要。

3、营造良好和谐学习环境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前提,可以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谐的学习环境涵盖了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气氛和师生之间的内在关系,是谐调好生与生、生与师关系的良药。

有的老师上课时一本正经的板着脸只知道一味的讲知识点,严肃的要命,学生一看到他全身就鸡皮疙瘩,哪里还有心情来进行学习。总想着今天不要挨老师的批评就好,开小差哪还会管你老师上课时讲了什么知识。作为老师要给学生营造轻松是学习气氛,使学生很快乐地上课认真的听课,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轻松快乐地学习。我上课前总会通过互联网去查阅这一节会涉及到哪些有趣的故事成语典故,又有哪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些知识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心里障碍。我在讲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我在讲速度计算的问题时,我就举了龟兔赛跑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要计算平均速度不仅要比较路程还有比较时间,只要知道路程和时间的比值的大小才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我在教学过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营造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气氛大多数同学还是愿意学习物理,也就不会再物理真的非常难学,也不会有畏难的心里障碍了。

总之,畏难情绪已成为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上的绊脚石,只有清除摆在学生面前的绊脚石,学生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才会更畅通,才能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上遨游的更远,更宽广。

参考文献:

1.浅论如何消除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2011年董文-《东方青年?教师》

2.影响学生学习物理信心的原因及对策2013年罗红建-《新课程导学》

3.初中生学习物理动力不足的探讨及对策2014年冯文进-《中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