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办学的别样境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追寻办学的别样境界

牛兴旺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安次小学255499

教师是学校的根,学生是学校的本,二者相辅相成。教师以身作则,使学生耳濡目染,在不自觉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教育者的身边,比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作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成为小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活生生的典范。如在清理班内分管的花坛杂草时,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

我们以学校师生的校园生活为背景,精心创设了符合学校实际且学生通俗易懂的校园文化,让有形无形的文化自然流淌,让学生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我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把教育养成教育融入墙体文化的设计中,每一个楼层、每一面墙壁、每一块牌板都独具匠心、富含深意。楼梯、走廊……随处都有养成教育“温馨提示”,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在温馨提示下自觉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了激励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我们每月评选“文明星”、“卫生星”、“学习星”、“健康星”、“劳动星”、“纪律星”、“礼仪星”、“读书星”环保星”、“校服整齐星”、“红领巾佩戴星”、“桌凳整齐星”、“读写姿势正确星”等12种星,分别下发星牌,为其他学生建模打样。生硬的制度约束只能使学生变得逆反,而长廊文化却是一种劝导性的软制度。为此,我们设计好习惯文化创意板,分别粘贴在各楼层走廊内,对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进行引导和强化,让学生在快乐的诵读中不断感知,逐步内化。

我国春秋时代最为杰出的教育家师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肯定了人性本善及童蒙时期养正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好习惯要早培养,要抓住关键。

我校针对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思想动态,努力做到习惯养成教育“三到位”:一是讲解到位。二是练习到位。三是引导到位。

学校对学习用品的摆放、桌洞的整理、桌凳的摆放、书包的摆放、冬天衣服的摆放、课本作业本的使用、坐立姿势、书写姿势、升旗仪式、师生问候,垃圾捡拾,楼道行走、红领巾佩戴、上下学站队等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使之形成学生的日常规范。

如:中午放学,学校要求学生把桌面、桌洞整理好,凳子轻轻地放在桌洞底下,同时清理座位下的卫生,然后按顺序离开。

我校上下一心,坚决对制定的规范付诸实践,形成了坚强的领导合力;学校突出班主任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对学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明确,并及时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总结;班级之间通过比赛、竞争的方式,梳理先进典型,带动巩固教育成果。经过努力,良好习惯已经在校园内蔚然成风。学生见到垃圾能主动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最难能可贵的是整个校园内的牌板和展板中的作品、门窗、宣传栏的玻璃始终保持一尘不染。

我们向班主任提出,班级管理必须做到四点:“勤走、细看、多思、善导。通过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约束、自我纠正、互相教育、互相监督,在活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作业拖拉磨蹭是当前教师、家长普遍头痛的问题,对此,该校对教师、学生、家长在作业习惯的培养上提出明确要求。

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只有不断的学习训练,才能将好习惯巩固下来。

1.要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训练。

2.要持之以恒抓好常规教育。

3.要持之以恒抓好行为矫正。

改革求变,突出一个“新”字我校积极改变管理思维,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形成了一些新方法。

比如卫生管理方面:

(1)卫生区实行责任承包制。

班级负责划分卫生区,然后分区域承包给学生,签订责任书。学生要对自己的“责任田”负责。除每日固定清扫外,平时也要转一转,发现废纸、枯叶等,随时处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监督员,平时看到哪个卫生区脏了,随时提醒相应的学生。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2)班级没有垃圾桶。

学校教室不设垃圾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都是由学生自行处理,在教室里看不到一点垃圾。

(3)每个学生都自备一块抹布。

学生发现自己的课桌、教室墙壁、教学楼楼梯等有脏点,就掏出抹布及时处理。卫生间里,拖把和扫帚按照统一标准倒置悬挂。

班级管理方面,我校根据区教育局设立班级教育委员会、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等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实行了双班主任管理,共同管理班级事务,将班级日常事务细分为24项。近年来,区内外不少兄弟单位到我校交流指导工作,只要你走进我校就会得到美的享受和文化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