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导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数学新课导入研究

林光富

莆田涵江石庭华侨学校林光富

开发高效的新课导入方法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巩固原有知识,传授新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新课导入的理论研究

1.新课导入的原则

现代新课程理论有三大流派: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学科中心论要求教学内容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做到学习内容的数学性;儿童中心论要求学习内容贴近儿童的认知实际,从而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一定趣味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社会中心论认为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性,让学生体会到学科学习的有用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应体现以下三个原则:数学性+现实性+趣味性。

2.新课导入的作用

所谓新课导入,是指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和新课总结等是密不可分的,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良好的新课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动机,迅速进入思维状态,使学生学习的思维由浅入深,进入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其次,良好的新课导入可以铺设桥梁,衔接旧知识与新知识,以旧知识带动理解新知识。

二、新课导入的方法

1.以“本”导入

新教材中呈现了大量的导入情境,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内涵,发现它的导入价值。在教学阶段,教师应将自身的教学认识与教材内容融为一体,通过“沉下去,钻进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高于教材、深于教材、广于教材。

例1教材为了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展示下面的例题:用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正方形。

(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

(2)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理由;

(3)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2.以“动”导入

以“动”导入是指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动手,不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巩固学生的记忆。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开始阶段,让学生动手去做,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致在极短的时间内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求知欲去动手不能解决的问题。

例2作三角的内切圆,先让学生动手画一个任意三角形ABC,然后提出怎样作出ABC的内切圆。首先,让学生都动手试一试;其次,教师因势力导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作ΔABC的内切圆,又如讲勾股定理时,先让学生画出直角三角形,∠C=900,AB=8,AC=3,求BC=?每个学生都尝试计算,但得不出结果,此时教师提出:要解决此问题,我们要学习一个重要定理:勾股定理。

3.以“问”导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提出具一定思维容量、发人深思的“问题”或“悬念”,作为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出发点,使他们产生一种强力的“愤”“悱”心理状态。

例3引入指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一口池塘,有一片荷叶,荷叶的生长规律是1变2,2变4。以此类推,荷叶大小一致,需要长29天才能长满池塘,问25天长满池塘的多少?

这个问题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花一定时间让学生来解答这个问题,解答出来了,学生对马上要学习的内容倍感信心;没有解答出来,教师可以引导思考,以问开始,以答结束,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以“故事”导入法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一个愉悦的、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焕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5.以“生活”导入法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的数学用到现实生活中。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存于大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潜意识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关性越大,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越浓。因此课堂导入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导入上课的内容。

例5在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挖掘这样的生活原型。爸爸对儿子说:“我像你那么大时,你才4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就79岁。”那么现在爸爸几岁?儿子几岁?

6.以“错题导入法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错误的解答,有些是因国概念不清,有些是条件不足,有些是论证缺少依据等等。作为教师可以从这些错误的解题中发现许多的启示,同时也可以在导入中借“题”发挥,让学生在错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例6“平方根“的教学

提问:一头大象的质量和一只蚊子的质量相等吗?

设x为大象的质量,y为蚊子的质量,两者的质量的和为2v,则x+y=2v。

可得方程为x-2v=-y+2v

两式等号左右分别相乘得x2-2vx=y2-2vy

两边同时加v2得x2-2vx+v2=y-2vy+v2

即(x-v)2=(y-v)2,

两边开平方得x-v=y-v,得x=y。

所以大象的质量等于蚊子的质量。

事实上,解答结果与实际是不相符合的,学生迫切想知道错误所在,自然就陷入了思维状态当中,从而达到了引入的最佳时期。

7.以“实验”导入法

数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能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促成教学的良性循环。上课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去探索新知识,主动发现欲学新知识的奥秘,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例7物体的容积、体积的教学

圆柱体的体积与圆柱截面面积、高是正相关的,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圆柱体体积的算法,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的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准备一个边长是0.1米的正方体,盛满水,恰好是一升;准备三个带有刻度的圆柱体,每个都恰好能装一升水,三个圆截面面积比为3:2:1。实验可以这样组织:先拿圆截面面积中等的圆柱体出来,告知学生圆截面面积,每一个厘米刻度做一次实验,记下每一厘米刻度的容积;再将0.5升水分别倒入3个圆柱体容器,记下每个容器的刻度。

新课导入的方法不是孤立的,各种方法一般都在交叉使用,但方法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时间要适当,其目的不外乎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整个教学活动教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都能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