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无效”为“有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变“无效”为“有效”

刘丽丽

——我的“学本课堂”尝试

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以生为本”的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更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笔者以一堂公开课为例,结合学生上课表现,从“无效学习”中寻找“有效学习”的方法,探讨有效的“学本课堂”策略。

关键词:有效学习无效学习以生为本

公开课内容:面向14级学前班学生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

课堂反思:教学全面细致,面面俱到,但忽略学生实际情况,学生跟随其后,绝对“服从”;教材处理深入,问题纷繁复杂,却存在太强的预设性,大有“请君入瓮”之感,学生回答问题不明其意,不知怎么“答”,且回答时缺失自我认识;课堂步骤环环相扣,引导很有耐心,但过多“枝蔓”使得学生精力分散,学习缺乏持久性;对诗词的教学设计重“分析”,少“读书”,课堂重点和中心都在自己,学生难得“出彩”。

思考:教师不能仅仅只注意课堂设计、课堂结构完整度、学生的抬头率,应当更深入地了解中职学生的固有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学生个性,站在学生的角度,改变自我的教学定位。中职语文教学变革要求“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但我的这堂课仍然存在“无效”教学,基于此契机,我将结合学生上课表现、教材特点,从诗歌入手,尝试更有效的教学对策,变“无效”为“有效”。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变单一为多向

这堂《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我主控着教学进度,也主控着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和理解,学生正襟危坐,做着笔记,习惯教师的讲授,全然认同教师的话语权。这类学生的特点是:不习惯质疑和提问,但他们往往热情很高,对教师有一定崇拜,他们的优势是朗读能力较强、较为感性,拥有丰富的情感。因而,对待这类学习能力较单一的学生时,教师更应该利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设置多向的学生质疑环节或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变单一的服从为多向的质疑。教师应该积极调整在课堂上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的教学重点,以解决学生的疑问为目的。

二、给予学生停留时间,变急进为等待

为了保全课堂的完整性,我延迟了5分钟下课,而学生集体的“哎”声则狠狠地敲击这堂语文课的帷幕,任教学内容多么丰富,学生吃不下终究也是“一声叹息”。中职生习惯在急进的教学中被忽略,因而中职课堂应该要更有耐心,5分钟的课后延迟应该成为课内预留给学生的停留时间,变急进的教学任务为等待中的学生成长。教师给予学生停留的时间,不仅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重要性、思考的乐趣、讨论的快乐,也影响着学生对老师和学习的认识。教师要成为学生“心心相印”的引导者,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给予勇气、方法和技巧,以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其表达能力。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当学生回望他们的老师、教科书,他们自然会备感亲切,这样的等待是一次贴心的“有效学习”,也是一次典型的课堂成长纪实。

三、着眼学生现有基础,变零散为聚点

这堂《念奴娇·赤壁怀古》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赋予课堂的丰富内涵和学生薄弱基础的比对。我的延伸知识庞大繁杂,有李煜的《虞美人》和《念奴娇》的比较、曹操的赤壁大战、苏轼的“乌台诗案”、大小二乔的倾城美貌、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区别……大问题三个:“诗歌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为什么写周瑜?”“苏轼为什么要三次写赤壁?”自认为知识渊博,内容充实,殊不知大有“掉书袋”之嫌,一节课涵盖过多课外拓展,大问题之间缺乏联系,既遗漏了学生对词的研读,也忽视了中职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将零散的知识点变化为集中的聚点,围绕“核心问题”,始终关注学生的智力需求和情感需要。

四、转换学生课堂角色,变过客为归人

从无效到有效课堂,必须转换学生课堂角色,而转换的重要前提是要让教师和学生都清晰地意识到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协同合作,共同围绕着核心问题开展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活动”,将学生从“过客”转变为“归人”。有效的学本课堂是“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追求的是一种真学习。”师生关系不是上下,而是合作,教师激励学生走入课堂成为主人翁,培养学生对不同的问题拥有自己的见解,而教师则在适当的环节,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不同方式的演绎或者升华。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谈文化与教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8。

[2]方顺荣构建和实践“大气、厚实、精致、高效”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14。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韩立福学本课堂,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现代教育报,2014。

[5]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