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思路

王菲

王菲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也不例外。面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式,创新思路,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会计人才。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应该怎样开展会计教学工作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会计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出适应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好的会计人才,就要针对“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特点,对会计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以老师讲、学生记的会计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信息技术的使用对高校会计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1丰富教学资源,会计政策传递更加及时高效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增多,增加了高校会计教学工作的教学资源,例如国内外企业各种真实的案例能够及时传递,提高了学生对现有会计政策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国家政策的不断变更,以前信息闭塞,政策的变更往往不能及时应用到会计教学当中,不利于学生对会计政策的学习。互联网的应用,使各种信息传递更加及时高效,能够将变更的会计政策及时的应用到会计教学当中,使学生的会计政策学习始终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1.2师生交流更加便捷,激励师生深入学习

“互联网+”时代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便捷。QQ、微信、论坛、微博以及各种APP的应用,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及时交流对学生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更加清楚,便于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学生对不会的知识也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加深了对会计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对师生举办会计竞赛活动,公布竞赛结果并制定奖励制度,激励师生对会计知识的深入学习。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会计学生应具备的条件

“互联网+”时代下,对各行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有了新的要求,高校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结合会计专业理论拓展国际化思维,使会计学习与国际接轨。

2.1具备信息化条件,注意财务软件安全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行业对电算化的应用趋于普遍。高校要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财务软件的应用,模拟财务报税系统,以利于让学生适应以后的会计岗位工作。同时,要加强学生对财务安全问题的认识,加强学生对财务软件安全维护教育,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财务软件时要进行加密保护以及对财务信息随时备份的良好习惯,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2.2培养国际化思维

“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外的经济业务往来越来越多。相应的,各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不再仅限于国内,而是逐渐与国际接轨。所以,财务人员要对国外会计政策进行解读,了解国外会计准则。高校在进行会计教学时要抓住时代发展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与国内会计知识相结合,逐渐培养自身的发散思维,提升自身的会计素质修养。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思路

高校以往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针对互联网时代提供的新资源,高校应该创新会计教学方式,拓展新的教学思路。

3.1改变原有的会计教学目标

时代的变革对各领域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逐渐被电算化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也要随之改变。高校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经济的发展,了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怎样素质的会计人才,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3.2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方式

教师原有的教学方式只是机械的对课本进行解读,借助的也只是黑板、粉笔,利用其他辅助工具的情况较少,课堂气氛不活跃。而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如微课、翻转课堂等的利用,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确保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熟练掌握。

3.3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会计专业要求的是将理论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高校有必要建立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让学生亲手操作会计流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另外,高校可以和社会上的一些企业达成合作,允许学生进入企业内部进行实习,在做好保密制度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当中,从开始的原始凭证收集,到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以及报税的流程等进行实际操作,结合会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电算化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4完善高校硬件设施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高校要引进先进的硬件设施,确保会计教学质量。例如,会计教学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以及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的建立,都是提高会计教学质量的有效设施,对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会计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面对这种情况,高校要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方式,完善高校硬件设施,改变原有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国际化思维的新时代人才,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梅梅.“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J].南方企业家,2018,04:77.

[2]阳继红.高职院校在“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教学的新理念分析[J].纳税,2018,122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