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学科学能激发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游戏中学科学能激发学习兴趣

肖荣

肖荣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小学校63855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043-01

问当今社会,什么最吸引人的兴趣呢,大人回答的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赚取更多的钱,可孩子们的回答是游戏是他们的最爱,打好游戏,过关数最多是他们玩游戏的最大愿望与骄傲。

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何运用好了,孩子们的兴趣就上来,学习起来就轻松,孩子们愿意去学习,

主动去研究里面的奥秘。

现在的孩子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多了,对学生来说,虽然并不是人人都有手机或电脑都可玩,但最起码平时也借父母的手机,家里的电脑,孩子们会想办法玩游戏。可痴迷程度可想而知,玩得忘记白天,忘记了黑夜,也知道什么叫饿,什么叫时间概念。

科学是一门艺术,它最大的优点在于玩,玩出科学的道理,玩出世界自然的规率,玩出日常生活的新东西出来为人类的发展做贡献。

而传统的教育科学就是填鸭,让学生去记,天天背,背来背去到考试日什么也记不清楚了,而考试答不清楚,同时大脑一片空白。而现在采用以实验去玩,当然不管怎么样,答得出、答不出,答得对与错,都已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从中吸取教训:任何一门知识都得与实际相发展相吻合。不能改变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能够用最简单玩的方法玩出相同的节论,或者以游戏的方式来变成现实不是更好了吗?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包含着一定的知识,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而已。我们要学会在“玩中学”与“学也在玩”!比如,不少人都喜欢玩手机、玩微信、玩游戏,其实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除了一些搞笑、娱乐视频外,微信中有很多都是积极上进的励志短文、生活感悟等,我们都可借鉴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可以化解我们许多的心结。玩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反应与协调能力,可以开发智力有益成长!再如,孩子们玩吹气球游戏,学到科学中的气体的性质有那些。从中就知道了空气能流动,空气能够压缩,空气有一定质量,从压缩气球可以看出空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弹性,从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来的,孩子们玩了气球也学到了科学知识。孩子天生就爱玩,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就要从小教育并引导孩子怎样去玩,让他们在玩也在学,在学也在玩!平时,我们只要教育孩子注意观察,注意学习,就一定能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考试时就再也不用怕那些“难题”与“怪题”了。

教育者眼中游戏的地位以及其与科学关系,历史上有不少教育家对游戏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讨论述,从中我们可看出他们眼中游戏和科学的相互关系。其中,柏拉图是“于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科学中应该参透着游戏,并且借助游戏达到“教育意义的生长”。

他们作为历史杰出的教育家,由于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理论基础,造成他们在具体的教育观、儿童观的许多差异。但是,正因为这种差异,才使得学生教育变得“多元化”“多样化”,直接影响后世人们对游戏和科学的不同观点。

以前科学中游戏与科学无关。而当今社会地科学中游戏是科学的重点,游戏和科学是等同的。这种观点认为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学生园的教育不用提科学,不必有上课游戏和科学时一回事,同一活动既可能科学活动,也可能游戏活动。于是,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动都说成是游戏,将所有的游戏都赋予了特定的教育目的,把游戏寓于科学中,科学寓于游戏中,游戏是科学中的游戏,科学是游戏中的科学。

科学和游戏是有内在的联系的,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科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游戏作为学生的基本活动,是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游戏活动中发生着大量的学习活动。“游戏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一个起指导作用的观点,它使一个人地继续的行为有意义。”学生“如果要的到一种确定的外部结果,就得坚持目的,所期望的结果愈复杂。愈要坚持目的,并且需要有相当长的中间系列适应行为。因此,学生的游戏活动中参透着大量科学奥妙,学生园科学应参透在学生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在组织与指导学生的游戏活动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玩”,更重要的是支持、一引发核促进学生的信息活动,也就是引导学生明白“坚持游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游戏与科学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而科学具有鲜明的外在目的性,每一个科学活动都有其特殊的任务,都要追求密度的实现。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只要是追求目的和结果的活动,就是科学之友满足于活动过程本身的,才是游戏,所以游戏与科学是有区别的。因为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凭这一点,也可以说游戏对于学习来说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