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煤矿爆破作业中产生拒爆的根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安全培训——《煤矿爆破作业中产生拒爆的根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任玉军

任玉军(新矿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泰安271213)

摘要:拒爆是爆破作业中最经常发生的爆破故障,极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给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也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增加了材料消耗。本文通过对产生拒爆根源的分析,找出了相应预防拒爆的措施,对减少和杜绝拒爆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安培爆破拒爆根源分析预防措施

拒爆就是通电后雷管和药卷都不发生爆炸或雷管爆炸而药卷不爆炸的现象,它是爆破作业过程中最经常发生的爆炸故障。拒爆的产生,不但增加了爆破材料的消耗,降低了爆破效果,而且浪费了处理拒爆的时间,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也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因此,分析产生拒爆的根源,找出预防拒爆的措施,减少和杜绝拒爆的发生,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根源分析

根据拒爆的故障现象,造成拒爆的因素很多,但其根本原因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电雷管和药卷都不爆炸;另一种情况是电雷管爆炸而药卷不爆炸。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电雷管不爆炸。造成电雷管不爆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雷管问题:①电雷管制造质量差。②储存或使用不当,使引爆药头受潮、变质,桥丝生锈等,或因雷管密封防水失效,致使雷管敏感度急剧下降而无法起爆。

(2)爆破网络问题:①爆破网络设计不合理,爆破网络的电源或联线方式选择不当,不符合网络的准爆条件。②爆破网络中脚线与脚线、脚线与联结线、联结线与放炮母线间的接线不良,或网络有漏电现象,由此增加了接头电阻并影响接头导通,使起爆雷管的发火冲能过小,不易起爆而产生拒爆。同时因工作疏忽,还可能造成网络部分接线漏联,形成断路。③导线有毛病。网络导线有折断或绝缘不良的地方,造成断路或短路。④联好的爆破网络被煤岩砸断或被拉断,使网络断开。⑤质量、规格不同的母线或脚线混用。⑥雷管脚线接头未分开,造成相互搭接而短路。⑦采用了非同厂同批生产的电雷管,或电雷管电阻之差大于0.3Ω,或脚线生锈,使爆破网络中电雷管的电阻或电引火性能相差较大,出现串联拒爆现象。

(3)起爆电源问题:放炮器有故障,如充电不足、电压过低,或旋钮拨不到放炮位置,失去发爆能力不发电等;或者网络中无电流或电流低于雷管准爆电流,不能起爆雷管。

2.炸药不爆炸。炸药不爆炸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使用了受潮、硬化变质的炸药,使起爆感度和爆轰稳定性降低导致药卷不爆。

(2)当使用普通硝铵炸药时,由于现场施工原因,易使采掘工作面炮眼间距过小,加之雷管起爆时差选用过大,易造成先爆炮眼把邻近炮孔中的炸药“挤死”。

(3)在潮湿和有水的作业条件下,使用了非抗水型炸药,或使用抗水型炸药而未套防水套或防水套漏水浸湿失效,以及药卷之间有煤粉、岩粉,导致炸药拒爆。

(4)在装药、装填炮泥时,未按规定进行操作,装药时用炮棍送药用力过大,炸药被压实,使其敏感度降低。

(5)由于操作不当,引药中雷管位置放置不合理或装药时引药中的雷管脱离了原来的位置,造成炸药不爆。

(6)炸药自身质量差,各种成分配比不合理,或是炸药制造工艺存在问题而影响到炸药的技术性能,严重者,将产生拒爆。

(7)电雷管猛度达不到要求,不能引爆炸药。另外,雷管在水量较多的药卷内起爆,也会降低雷管的爆炸威力而造成拒爆。

二、预防措施

1.严格把好爆破材料关

(1)严格爆炸材料存储管理制度及雷管测试和炸药检查验收制度,不发放和使用变质炸药、不合格雷管。

(2)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批的雷管不得混用,不得将瞬发雷管当1段毫秒雷管使用;不使用硬化到不能用手揉松的硝酸铵类炸药,也不使用破乳和不能揉松的乳化炸药。

(3)使放炮工具保持良好的性能。使用前,要检查和维护放炮器及放炮母线,不合格的放炮工具不准发放和使用。要随班领取,防止碰撞、摔打,及时更换电池,严禁用接线柱短路打火花的方式检查残余电流;发爆器的起爆能力要略大于一次放炮的个数。

2.正确设计和调整爆破网络,保证网络敷设质量

(1)电雷管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并联和混联。在井巷掘进中多采用全断面一次爆破,故爆破网络中雷管数相当多。为保证每个雷管在网络断电前都能得到足够的发火冲能,以及尽量简化联线操作,缩短联线时间,必须合理选择网络联线方式。

(2)装药、装炮泥时操作要正确,防止捣破脚线绝缘包皮和捣断脚线。网络接头要按要求接好,放炮前要仔细检查网络,察看有无错联、漏联、联结不实或被拉断、被煤岩砸断等情况,查出问题后要及时处理。

3.做好现场爆破器材的管理工作

爆破器材箱应存放在干燥无滴水的安全地点,注意防潮、防静电,不装药放炮不准打开撕掉炸药的外皮包装。

总之,在安全培训工作中,必须对爆破作业中的拒爆事故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拒爆根源的分析和探索,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杜绝拒爆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