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诚可贵美育价更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阅读诚可贵美育价更高

孙北方

孙北方河北省武安市西土山乡西寨子小学056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美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美育渗透

为了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育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获得情感的历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开启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自己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美育。

一、学习优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汉语生动优美,博大精深,表情达意准确又细腻。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以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热情洋溢的情感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浓墨重彩表现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表现人文美,有的朗朗上口洋溢出韵律美等。因此,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欣赏、品味优美词句,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享受。

二、分析揣摩言行,感知形象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有一心为民的孔繁森、大禹;有潜心科学研究的达尔文、爱因斯坦;有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怀素;还有深爱自己母亲的陈毅、沉香……这些人物言行中表现出来的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他们的言行,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从而感知人物的形象美与心灵美。

三、创设恰当情境,感受意境美

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品味,靠教师的指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学生根据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去揣摩语感,以景生情,从情联境。如教学《荷花》一课,教师可创设情境,通过“荷花池”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四、潜移默化熏陶,体悟情感美

小学语文美育是凭感情的“渗透”和学生的体味感悟来实现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不放过一字一句,引导学生揣摩语感,体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可以适当多阅读一些名篇,如阅读《济南的冬天》体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阅读《藤野先生》体验友谊的纯真之情;阅读《祭妹文》品味骨肉间的血肉亲情;阅读《最后一课》品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五、指导学习“美读”,鉴赏整体美

小学语文教材,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大自然中的雄奇山峰、广袤原野、欢快溪流、辽阔海洋、花鸟虫鱼,多姿多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表现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的语言作品,是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艺术图画。如何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整体美?美读是关键。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出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美读”既是“读”的训练方法,又是“读”的理想境界,可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生活”,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情调、韵味、意趣,通过动情地“读”来激活作品形象、情感和意蕴。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于读中悟情,读中入情,以达到课标所说的“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进行拓展延伸,学习创造美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最终目的都是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提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指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表演,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可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既要做到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又要做到阅读内容的拓展延伸。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