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素质教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推进素质教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李宁

李宁(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联校岭底小学山西运城810300)

摘要:对数学教育来说,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数学的目标为启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只有当学生形成了端正的学习态度,才能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化学习积极性为学习动力,活用数学思想、数学能力解决生活问题。在不同的学习条件下掌握数学能力、数学技巧,对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4-0185-01

前言

在国内教育制度、教育体系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数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教育以及必修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育内容、教育资料,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结合数学思维发掘数学知识本质,加深对知识问题的理解。数学教育要重点强调趣味性,这是基于小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与成长规律提出的教育要求,当然实效性也是教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只有兼顾了二者,才能确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素质。

一、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是学生成长的良药。数学教育应当善用情景,尤其是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绝大多数小学生都存在经验、阅历不丰富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问题的思考。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涉及生活情景,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处理数学学习当中的问题[1]。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拿出一个钟表向学生展示小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生活情景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关系,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为学生打通学习捷径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趣味导入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小学生在年龄因素的作用下,对于大多数不理解但是却充满趣味性的内容都存在一定兴趣。数学学习应把握这一机会,注重学生学习情绪的引导和开发。数学教师设计数学教学内容时,应当认真、仔细的处理课堂导入环节,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与方式,为课堂导入环节注入趣味性、新鲜性的教学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教师以及教学内容的引导下形成浓厚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发挥数学教育的灵敏性作用,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2]。如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发给学生一人一张彩纸,随后带领学生一同制作剪纸,制作过程中不要制作难度过大的图形,只需要直直的裁剪几道直线即可。随后让学生分析谁的图形大、谁的图形小。学生在讨论当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对多边形问题的讨论当中。

三、情景思考强化知识点理解效果

小学数学虽然简单但是却并不仅仅只有数学文字的向量内容,小学数学同时也有一定的图形知识和情境图。这些内容都为数学教育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有着激发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的作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合理应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情境图的作用下进入思考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理解与消化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3]。应用情景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图的正确看法,通过观察明白情境图含义,结合向量关系知识点确定图形问题的正确处理形式。在数形结合的作用下丰富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能力,提高数学教育有效性。

四、多样化作业发掘学生探究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有时在记忆能力差的作用下会出现间歇性遗忘知识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难重点内容与学生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设计成作业,要求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回顾与再一次消化数学知识。数学作业的设计应改变过去的题海战术。数学作业设计应具备针对性特性,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是趣味性类型作业。小学生受年龄以及性格特性的作用,往往会对感兴趣内容投入更多精力,这会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数学作业设计应结合学生成长规律、数学教育内容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特性的题目,使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心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究和思考过程,发掘数学的知识,处理数学中的问题。

其次是探究性类型作业。结合实践经验不难看出,探究性作业往往更易于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在探究中自行找出问题、找到解题思路。

最后是开放性作业,在开放性作业的环境下,学生需要打破思维僵局,站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

当然不论是哪一种数学作业都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应当正确使用这些作业形式。

结语

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与方向必须放在学生数学素质的开发和培养要求上,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数学概念、数学理念,迎合数学教育要求,解决学生数学学习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强化学生数学知识点的消化与理解水平。在加深与丰富学生数学知识条件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数学本质与数学核心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红珍.试论素质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对策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157-158.

[2]江冬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6(09):162.

[3]马莲花.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学习模式[J].新课程(小学),2015(0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