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化下的信息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浅谈教育信息化下的信息化教学

◆王家军

◆王家军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56100;杨国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中学256100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国家、省、市等政府部门在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思想,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在此构架下,信息化教学也随之提上了日程。电子白板、数控一体机的使用,计算机云计算技术的推广,数字化校园建设等,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问题,从而需应用各种措施加以解决。

关健词: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课件解决措施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正是在这一国家宏观政策下,山东省也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为指导,全面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工作方针。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一、教育信息化及现状

从国家到地方,都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目标和要求,那么,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呢?通俗地说,就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在这里,明确了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所采取的对一切信息的加工、应用。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通过对教育的重视,计算机的普及,教育信息化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主要表现如下。

1.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初具规模。以山东省为例,全省17市、151个县区(含开发区)全部建立了教育城域网;100%的高等院校、87.2%%的普通高中、69.7%的初中、30.9%的小学建成了校园网;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区)所属中小学均实现了“班班通”。

2.教育信息资源日益丰富。通过采用引进、整合、研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资源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各市、县(市、区)和学校中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3.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成效显著。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普通高中教师网络远程研修培训、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普遍开展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围绕教育技术发展对教学的支持作用、课程单元层面的教学设计、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资源创设高效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开展的各类、各层次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了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4.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围绕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研究信息化、教育教学信息化等4个方面,建成了多个信息化平台。

二、信息化教学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正是有了如此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也将信息化教学提上了日程。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系列的信息教学设计中,老师们往往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技术、态度问题

(1)教学手段现代化,但教育思想并不现代化。

(2)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本无必要的章节课堂教学也采用多媒体教学。

(3)课前准备不足,疲于应付。或是多年使用同一个课件,不修改提高。

(4)教学内容太多,教学速度太快,重点、难点、疑点不突出。

(5)缺乏师生交流,录音代替范读,录像代替讲解,视频代替实验,投影代替板书。

(6)滥用多媒体,简单问题复杂化。(多媒体成了“多没体”),有的老师整节课站在讲台前,把要讲的内容展现在屏幕上,手不离鼠标,眼不离屏幕,以“会议”或“报告”的形式念课件,不关心学生听课的反应,上课也不提问。

(7)上课时忽视与学生思维的合拍,讲解的时间短于学生认知的时间,学生理解不深刻,不透彻。

2.课件的主要问题

(1)画面构图、文字、色彩、配音等方面处理不够恰当,反被多媒体所累。

(2)教学内容主次失调。无关画面占据较大空间,主要内容反而只占界面的一小部分。

(3)字体字号选择不恰当,界面不协调。如字号过小,密密麻麻,学生很难看清楚。文字排列字间距、行间距不当,可阅读性差。

(4)色彩搭配不当,难以辩认。或画面的表现力和清晰度不够。

(5)单个文件过大,打开文件费时不流畅;关注形式甚于内容。

(6)素材收集不够,将课件做成文字教材的简单“翻版”,文本太多,内容枯燥。“照片宣读”,“人机共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7)有的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性不强,甚至有的动画等不符合科学原理。

三、信息化教学建设具体措施

1.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堂课教学,努力发挥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的作用,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堂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学校应定期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自制课件评比活动,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加强电子备课的辅导与管理工作,使更多的教师参与电子备课,不断提高电子备课的质量。学校将分阶段组织教师进行电子备课,从而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学校要在规范电子备课的同时加强必要的指导和检查,以提高教师电子备课的质量。

2.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新阶段。大量的教学实验表明:即使有了合适的软件,教师对技术也比较熟悉,教师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应用这些软件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因此,如何在教育中适当地使用技术,使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就是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3.通过多层次培训提高应用校园网络的能力。学校要对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和Internet应用的培训,其目的是通过他们带头进行应用校园网的教学科研活动,为校园网的应用发展进行探索工作;依托校网园,继续加强学校网络资源库建设。要建立学校网络资源库建设工作小组,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收集优秀课件;另一方面通过评优课等收集本校教师的自制课件,使学校资源库的内容更加丰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技术环境下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建构过程。我们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以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

[2]柳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