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开放下的“假开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弹性开放下的“假开放”

施明丽

——对“求经过时间”的教学思考

江苏省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213000

摘要: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比较得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正需要这样的提问来激发孩子的思维,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本文以“24时记时法”一课为例,谈谈如何避免开放式提问下的“假开放”。

关键词:开放式提问经过时间24时记时法

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或解决的思想与方法不是唯一的。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提问,就要求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独特想法。可能一开始孩子会有些无措,觉得不知从何答起,甚至即使回答,也是无序的、零散的。但是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孩子的相互回答中,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想法自然而然会有所聚焦,实现从无序状到有序化。在这种开放式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多种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映,从而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2014年修订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将“24时记时法”由三年级上册移至三年级下册,且并入《年、月、日》单元,要求学生学会“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关注了教师弹性开放式提问下的“假”开放、“真”控制。

一、开放需要耐心等待

(片段一)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站起来照着表上的内容读了一遍。)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记时法吗?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片段二)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站起来照着表上的内容读了一遍。)恩,你把表上看得到的信息跟我们分享了一下,还有其他的吗?(班级安静。)

教师继续尝试打开:还能从表中读出一些其他的信息吗?(生2:表上还有省略号,表示不仅有这些节目,应该还有一些其他的节目,这里省略没写。)真好,她还读出了省略号的作用。

(生3受到启发:这里的时间都是用的24时记时法,我们还可以把它转换成普通记时法。14∶00也就是下午2∶00,16∶00也就是下午4∶00。)瞧,他还能跟我们昨天学习的24时记时法联系起来。

(生4赶紧举手:如果你喜欢看《动画剧场》的话,你就要14∶00看,因为它在14∶00开始。)

对,我们得看好时间,可别错过了你最喜欢的节目,错过就没有了。

(生5:我还知道《动画剧场》16∶00的时候就结束了,就能算出它播放了多长时间。)

是吗?16∶00不是《异想天开》开始的时间么?

(学生纷纷举手:因为一个频道不可能同时播放两个节目的,《异想天开》开始了,也就意味着《动画剧场》结束了。)

真棒!从一张小小的表中,你们读出了这么多看得到、看不到的信息。……

两位老师一开始都提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第一位老师问完了之后便抓着孩子一步步按照自己的教案走,把一个大问题硬生生剁碎了,分成多个小问题来提问学生,一问一答的方式限定了孩子的思路。而第二位老师,当大问题抛出的时候,一开始孩子只能读出表面信息。

这个时候,老师耐心等待,不急于牵着孩子走,及时地帮助孩子在过程中打开思路。学生便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加工,把表中隐藏的信息一点点浮出水面。开放的提问下要学会等待,这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教育的耐心和宽容,是对育人规律的遵循,也是因材施教的应有之义。

二、开放需要面向全体

从广度上来说,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包括正确的、错误的信息都有生成的可能。从深度上来说,教学需要形成学生思维的互动,使学生生成的基础性资源成为生生、师生互动的共享资源。也就是说教学更重要的是展现学生的认识从错误到正确、思维从混沌到清晰的真实过程,而不仅仅是呈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结果。

三、开放要追求多样

(片段)出示练习:博物馆每天上午9时开馆,下午5时闭馆。这个博物馆每天开放多长时间?

虽然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孩子出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但从老师的教学语中,学生能明显地感受到老师更倾向于“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的方法,所以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算一算”的方法。

但事实上,三种方法并没有谁好谁坏之分,都很简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甚至底下还有学生说可以分段算:上午9时-12时,共4个小时,加下午的5小时,一共9个小时。允许学生解决问题充满丰富性和多元性,会让整个课堂盛开多彩的花朵。

总得来说,大多数老师都想很好地实现课堂教学师生的有效互动,但在教学实践中,免不了会出现弹性开放下的“假”开放、“真”控制。开放的课堂教学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挑战,多一些等待,用心去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需要,鼓励孩子出现多样的想法,让课堂呈现出群体生命涌动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