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到“引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从“管理”到“引导”

任国强

——对班主任管理方式的反思

任国强

(淄博七中,山东淄博255400)

摘要:高中教育是我国人才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我国培养人才的摇篮,在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对于高中教育的关注和管理力度是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基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体会,本文总结了几项比较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以“辅导”的模式来代替传统“管理”模式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管理;辅导;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1-0000-01

沐浴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春风,作为站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我信心满怀,倍感激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面对改革的大好环境,我积极反思了当前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将最基础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八年的高中任教生涯让我深知当前班主任的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因此,加强班级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威权主义”现象。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因此,从班主任的管理职能看,班主任只有学生管理、班级的日常管理、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等方面的授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往往将这种职权扩大化,事必亲躬,淡化引导教育的过程,过分注重结果,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比如在班委任命上,班主任往往自行决定,以学习成绩来决定某个同学是否胜任班委工作,不给同学们自主决定的权力,这样就会压抑很多同学的积极性,甚至会造成那些成绩不是很突出学生的自卑心理。这种不民主的管理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长此以往班级会出现死气沉沉的局面,没有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整个集体怎样共同进步,对此我们班主任应该好好反思下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来权衡自己的意志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此外,班主任与各科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的比较少,班主任往往偏重于自己所担任的科目教学,不能很好的统筹,有时候还会造成教师之间的误会,这些都是班主任威权的不利方面,其隐患也不容小觑。

2.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习指导。

文化课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以成绩为主要升学途径的情况下,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这种对学生过分期待的心理,也会使班主任们使用高压政策来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片面的以成绩来评价某个同学的努力程度。事实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但在实际的学习管理中,一些班主任常常以学习要求代替学习指导,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3.评价学生主观化。

学生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一般描述学生的优点缺点,如何改进,并肯定学生的未来,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这样才能让他们前途无量。目前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狭窄化、方式主观化、观点固定化等问题。

一方面班主任常常以成绩好不好作为评价学生的关键。把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看作是优等生,而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调皮捣蛋学生当成另类,当然这也是大众普遍的评价方式,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来引导辅导他们,不能将他们一棍子打死,有时候老师的一句鼓励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种担子我们班主任应该能担负起来。

另一方面,班主任仅以学生现有的表现评判学生。认为好的学生总是好学生,差学生不会变好。用这种“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其实在学生成长之路上,每一个阶段都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有很多学生的潜力只有在老师耐心的辅导之下才会慢慢显露,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学生的特长,不放弃每一个可塑之才!

二、班主任管理角色的转变

基于当前班主任管理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我认为应当从观念上改变班主任的“威权”意识,树立一种辅导,引导者的形象,从而在班级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创建民主化的新型班级。

1.发扬民主,唤醒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首先可以从思想观念上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有集体归属的安全感,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的维护班级荣誉,主动向表现比较优异的同学看齐。班主任可以召开一次“我的班级我做主”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给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另外在班委任命上,使同学们公平民主竞选,只要学生有担任这一职务的能力与威望,就可以民主当选,实践也证明班委意识会让学生形成自我约束的责任感。这种民主开放的班级氛围,会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上互帮互助,从而给与他们很强的自信心,这也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要件。

2.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生活不仅仅只有学习一方面,在班级教育中,老师除了告知学生做什么,为什么做以及如何去做外,还有一些不直接给学生答案的支持、互动的行为,这既有对学生指出正确努力方向的方向指导,也有为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序的方法指导。

除了学习外,班主任尤其要注意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特长,不能简单的压抑学生拥有的课外兴趣,也许这一特长的发展会使未来多一个歌唱家、演奏家等各领域的人才,这将会是学生毕生宝贵的财富。

3.加强引导,改变权威模式。

班主任的引导模式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的辅导,还应该加强生活、心理、道德、行为方式的引导。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班主任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是针对当前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提出的,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希望每一个班主任能关注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对不和谐的心理起到预防作用,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在改革的大势下,对于班级管理我也积极反思,建立更加民主人性的班级管理模式,加强引导,摈弃传统的威权管理,更好的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赵福庆,王立华,徐铎厚著.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1.

作者简介:任国强,男,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中级教师,山东省高中课程培训优秀学员,淄博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临淄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