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胃镜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王建英

王建英(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胃镜室401519)

【摘要】随着胃镜检查需求量的增多,胃镜护士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除了要辅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出疾病以外,护士每天还需要面对大量的患者甚至还要与其近距离接触,因此,胃镜室的护理工作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害,本研究旨在对这些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找出进行自我防护的办法。

【关键词】胃镜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随着医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内镜技术也迅猛发展,而在消化系统的疾病诊断中,胃镜的作用可以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随着人们对胃镜的认识度逐渐加深,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主动要求作胃镜检查的也越来越多,胃镜室护理人员不但工作负荷加大,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护理人员的危害防护日益受到医疗界的关注[1],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分析研究了胃镜室护士的多种职业危害,并针对这些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建议,现报道如下。

1职业危害分析

1.1物理危害针尖刺伤、电磁辐射及紫外线照射是胃镜室护理人员经历的最主要的物理危害。由于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流动性大,许多患者可能本身携带有易传染的病原体,当护理人员被针刺伤时,不仅本身收到伤害,另一方面还可能增加患上传染病的风险;电磁辐射容易引起护理人员患上肿瘤、白血病等疾病,而且还易使正处于妊娠期的护理人员发生不良妊娠的结果;消毒时所用的紫外线照射易使长期接触者的眼睛和皮肤受到一定的伤害,严重时还会引起恶心等症状;除了以上主要物理危害因素,胃镜室护士人员还经常面对寒冷刺激、腰颈椎变形等危害。

1.2化学危害胃镜室常用消毒剂、清洁剂以及麻醉剂等都具有相当的刺激性及挥发性,处理不当,不但容易造成对护理人员皮肤、呼吸系统等造成一定的损伤,还容易引起如气喘、心悸、炎症等职业病,更有甚者还因失眠导致神经衰弱。已有文献报道[2],过多接触麻醉剂易致维生素B12代谢紊乱、肝肾病变等。此外,大部分胃镜护士都患有职业性皮炎、哮喘等疾病,这些主要都是因为过度接触甲醛和戊二醛所致。

1.3生物危害胃镜室的护理人员有时需与患者保持相对较近的距离,因此工作中难免会接触到患者唾液、胃分泌物等,甚至有些护士在镜下活检时还会不慎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以上种种情况都不免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的危险,尤其是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胃镜室存在的易感病原体主要有幽门螺旋杆菌、乙肝病毒、结核杆菌及HIV病毒。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由慢性胃炎患者携带,其主要传播方式为粪一口传播和口一口传播,而幽门螺旋杆菌又与胃癌关系密切,这无疑增加了护士被感染的风险。乙肝病毒和HIV病毒都是众所周知的易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护士在进行操作时,如不慎有伤口与病毒携带的患者解除,无疑又增加了感染此类疾病的危险。已有文献报道[3],在某一地区的HCV病毒携带者调查中显示,感染HCV病毒的大部分都是来自医院的医护人员,而这些携带病毒的医护人员几乎都有接触过带HCV病毒的患者的经历。

1.4心理危害由于内镜技术的成熟,胃镜室的病人较以往相比增多,每天有大量需要检查和治疗的病人,而接受咨询、安排病人检查治疗、准备器材、协助治疗等使得胃镜室工作的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另外,长期面对突发事件、医闹等风险,这些都显著增加了护理人员心理负担,极其容易造成心理疲劳。

2防护措施

2.1加强防护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在以往的教育中,只强调对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和不怕脏的教育,很少进行自我防护教育,而这正是导致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因此,面对胃镜室里病人流动性大、病情复杂的现象,胃镜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应执行全面预防性防护措施,并强化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安全防护知识及防护能力。

2.2个人防护

2.2.1严格洗手标准规范的洗手是防止院内感染传播的最简单而可靠的方法。在无菌操作的前后、接触病人及其物品后、进行操作前后、戴手套时脱去手套后、穿隔离衣前后,均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的六步洗手法,使用肥皂洗手,并采用流动清水冲洗。同时还要正确使用毛巾,最好使用一次性且干燥的擦手毛巾,因为反复使用的潮湿的擦手毛巾可滋生大量细菌,若在肥皂水严格洗手后使用这样的毛巾很容易再次污染。

2.2.2戴手套戴手套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皮肤及粘膜接触感染及保护胃镜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的手的重要措施[4]。如若需要接触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或有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均应戴手套,并在完成操作后使用肥皂水严格洗手。对于有感染或疑似感染的病人,应佩戴双层手套,防止意外接触。如果意外接触到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应迅速彻底清洗。另外,护理人员应养成使用钳子夹取针头和尖锐物的良好习惯,尽量避免被尖锐物品刺伤皮肤。

2.2.3防护服措施胃镜室护理人员应穿戴好口罩、防护服等具有防护功能的衣物,必须注意保护自身安全[5]。如若防护衣物被病人血液、分泌物污染时需立即更换。在给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肝、胃镜检查取活检时,需要戴口罩保护自己;为防止病人体液、血性分泌物、胃内容物等溅入眼中,应佩戴口罩及护目镜;在配制化学消毒剂时,为了防止皮肤灼伤、吸入有害气体,应佩戴手套、口罩保护自己。

2.3环境处理

2.3.1定期进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因胃镜室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而消毒剂和有毒气体浓度较高。因此,每天应多开窗通风,必要时应配备排气设施,促进排出胃镜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

2.3.2消毒胃镜室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待每日工作完毕后,应将胃镜、吸引器各部件放入戊二醛溶液中浸泡,彻底清洗、消毒备用。并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洗室内工作操作台、桌椅,地面用拖把消毒后晾干备用。

2.3.3监督检查护理人员需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科对胃镜室的监督检查,进行每月例行的空气、器械、护理人员的手、消毒液的检查,配合好半年一次的室内紫外线强度监测等。

2.4心理防护胃镜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克服个性弱点,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采用合适的方法舒缓工作中的压力以及心理的疲劳。

参考文献

[1]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2]FreemanHJ.DisappearanceofHelicobacterpyloriwithoutantibioticsin12patientswithgastritis[J],CanJGastroenterol,1997,11(2):167~172

[3]王楚英.血液科3名护士发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78

[4]马文波.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1):65—67.

[5]王敏萍,范晓莉.职业性感染不容忽视[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