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迹无序的“意识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无迹无序的“意识流”

徐百权

徐百权

摘要:本文就李商隐无题诗无迹无序的“意识流”意象组合加以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关键词:意识流;意象;诗歌

作者简介:徐百权,任教于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学。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的著名诗人,他的无题诗以其诗境迷离、诗语绮丽、诗旨宏博而在晚唐独树一帜,后代好诗之人对他的无题诗无不喜吟乐诵,堪称慕者如云。在他以“无题”为题的诗中,都蕴含一种不易明说的主题,呈现一种模糊的情感体验,仿佛寄托一定的政治、爱情理想,又仿若无所寄托,或者寄托在似有似无之间。正因为如此,自宋元以来,历代名家对李商隐的无题诗评论纷纭:有“隐词诡寄”(张采田)之说,有“深情缅邈”(刘熙载)之说,也有“深婉细腻”之评……而这些理解上的分歧恰恰证明了李商隐无题诗的一个独特艺术魅力——无迹无序的“意识流”。

中华书局的编审,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是这样评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李白清新俊逸,没有他的缠绵悱恻;杜甫沉郁顿挫,没有他的光艳细密;白居易清丽风情,没有他的思深意远。他在艺术上的创造,是在李白、杜甫、白居易诸大诗人以外,另外开辟一种境界,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这段话对我们认识李商隐无题诗无迹无序的“意识流”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唐诗的贡献是很有启发的。歌德在他的《歌德谈话录》中也曾说:“一件艺术作品尽可能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关照和欣赏。”在此,本人就李商隐无题诗无迹无序的“意识流”意象组合加以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诗的意象多由长期生活和情绪的淤积而成。我们知道,李商隐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生活于晚唐帝国衰败的时候,国祚将休;他出身低微,虽有“欲回天地”的壮志雄心,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矛盾交织使他壮志难酬,仕途坎坷,梦想幻灭;与多位女子感情纠葛,爱情生活不幸。这一切反映在他的诗里,既有身处哀世“才命两妨”(《有感》)的命运伤怀,也有情无所归,孤寂迟暮的身世哀叹(如《无题》重帷深下莫愁堂),更有因朋党之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所引发的社会感慨(如《无题》为有云屏无限娇)。也正是这些促进了李商隐无题诗无迹无序的“意识流”美感特征的形成。这些无题诗中的意象虽然无迹无序,但都负载着诗人及其复杂的人生感受,是诗人真情的凝聚,心灵的浓缩,已然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在古代,一般诗歌意象连接都是线性的,或按空间顺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这种连接方式对读者来讲,理解都是较为清晰的。李商隐在组合意象的时候,却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尽管“意识流”(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一词在唐代还不曾出现,而且出现后主要成就也仅局限在小说领域,但李商隐在他的无题诗里确实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手法。他按照意识的流程截取一个个单独的形象,并且把这些不相关的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类似蒙太奇的手法,使形象形成跳跃性,达到恍惚迷离的效果。比如《无题诗四首》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对远隔天涯的所爱女子的思念,第一句中的“来”“去”颇为迷离,第二句中的“月”“钟”意象则相对显得具体明白。接下来是围绕梦来抒写远别之情,从梦醒到梦中,再写梦后。忽梦、忽醒、忽明、忽暗,这种写法无迹无序,极其跳跃性,意象组合完全没有合乎理性的逻辑顺序,但诗人通过“意识”的流动还是巧妙地把实境、虚境揉合在一起,句句流畅,决无怪诞之处,更加突出了爱情主题。

再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会儿用“春蚕”“蜡炬”“云鬓”“月光”等意象写“全面无望”的相思,感情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一会儿又燃起会面的渴望,用“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寄希望于使者来自我安慰。整首诗全是借女性的口吻来抒写爱情心理,感情联绵往复,显示了“意识”的波澜起伏。可见,李商隐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脱旧去俗,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通过无迹无序的“意识流”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这首诗在结构上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与次序,完全是按照诗人自己心理活动的流程来展现情感的发展。如前三联中的每一联,既是忆昨夜之情,又是描绘今夜之景。昨夜与今夜之间融为一体,情景难辨,此耶?彼耶?亦此亦彼?如此表现,虚境实写,实境虚写,虚实结合,更显得愁绪无端,变幻迷离。诗中“星辰”“彩凤”“春酒”“转蓬”等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意识”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人认为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无迹无序的“意识流”意象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所以,读李商隐的无题诗时,读者一般不能固执地以自己怪熟的“理路”寻绎意象的意义,如果以逻辑的钥匙去硬开这把非逻辑的锁,那么一定会圆凿方枘、南辕北辙。其实,日常语言中的“懂”与“非懂”,乃是一种理智的理解力的问题。这种理解力有着很强的逻辑性,然李诗却偏偏不注重这种逻辑,却只是表达感受,喜欢用不相干的意象彼此连缀,用反差极大的意象与感情互相拼合,呈现出一种被人称为“晦涩”的面貌来。它拒绝理解而只欢迎“体验”,虽然破坏了日常语言的结构与习惯,却建立了诗歌意象的多向性、多义性的基础,给后人以深深的启迪。

诗歌是心灵、情绪的外在表现,心灵情绪本来就是无序的,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组合随意识流动,虚实相生,感情跌宕,看似若即若离,实则一气呵成,于诗又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应该说,由于有了这种无迹无序的“意识流”,使得诗人与读者都赢得了最大的自由,对诗人来说是创造的自由,对读者来说是诠释的自由。正如法国文学家、批评家圣勃夫说:“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最刺激读者的想象和思维,他最能鼓舞读者,使他自己去创造诗的意境;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造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的作品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找。”

也许,正是这种违背日常的意象组合方式,使得李商隐的无题诗有着最现代的意义。现代艺术注重瓦解作者的限制权利,而赋以欣赏者的理解自由,就像现代绘画脱离具体描摹、现代音乐摈弃主题交代一样,都意味着一个固定时空构架,一个完整故事的崩溃与多样化重构可能性的建立。在这一方面,李商隐的无题诗似乎在千年之前就隐隐启迪了现代人,它对现代诗歌,尤其是朦胧诗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无题诗是李商隐诗歌中艺术成就较高、意境较深婉的部分。以上仅仅是对李商隐无题诗意象审美特征挂一漏万的浅析,正如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对李商隐无题诗意象的探讨也是不会终结的,相信喜欢李诗的读者一定会有更加精辟的见解。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学

邮政编码:315321

TracklessandUnordered“StreamofConsciousness”

XUBaiquan

Abstract:Thispapermakesadiscussiononimagecombinationoftracklessandunordered“streamofconsciousness”fromtitlelesspoemsofLiShangying.

Keywords:streamofconsciousness;image;po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