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语法课上的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探究式学习在语法课上的尝试

史金花

史金花

摘要:本文结合被动语态的教学案例分析,探讨了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语法课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那教师如何在语法课上实施探究式学习呢?以下是笔者的尝试。

案例——牛津英语(译林出版社)8BUnit3,“被动语态”的学习。

Step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游戏一:Playinggame

教师要求学生描述在常见的一些学习文具用品。(教师自己准备了一个小布袋,里面放上橡皮、直尺、铅笔盒、铅笔、钢笔、圆珠笔、小笔记本等,这些用品将被作为奖励之用。)

T:Inourschool,thereisasupermarket,itsells……(学生如能说出所带的用品的名称将会得到它,并给该小组加上一分,请各小组快速抢答)。

S1:Itsellsrulers.

T:Yes,rulersaresoldinthesupermarket.(教师带领全班读一遍。)

S2:Itsellssomerubbers.

T:Yes,rubbersaresoldinit.(仍由教师带领全班读一遍。)

S3:ItsellssomeCoke.

T:That'sright.SomeCokeissoldinit.(则由该同学带领全班读一遍。)

其中,第三位同学是位贪玩爱动、下课总爱跑超市的男生,这位同学在英语课上不爱发言,但他对今天的话题课很感兴趣,我不失时机地请他来回答并带读。他答对了,获得了一瓶可乐,也为本组获得了一次加分,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热烈鼓掌,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快乐。

教师适时板书:

Somerulersaresoldinthesupermarket.

Somerubbersaresoldinit.

SomeCokeissoldinit.

游戏二:Guessinggame

教师分别请几位同学来到讲台上,其他同学依据教师的示范句式猜这位同学早餐可能吃了些什么?(猜对者为本组加2分。)

T:Youeatsomebreadthismorning,somebreadwaseatenbyyou,right?

S:…

S1:Youeatanegg,aneggwaseatenbyyou,right?

S:…

S2:Youdrinksomemilk,somemilkwasdrunkbyyou,right?

S:…

S3:Youeatsomenoodles,somenoodleswereeatenbyyou,right?

S:…

教师适时板书:

Aneggwaseatenbyyou.

Somemilkwasdrunkbyyou.

Somenoodleswereeatenbyyou.

归纳:教师带领全班朗读issold,aresold,waseaten,wasdrunk,wereeaten等动词短语。

Step2:自主探究(利用竞赛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

活动任务1: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各小组认真读板书呈现的句子,问学生:请讨论在动词形式运用方面你们有何发现?针对这个发现,小组中每位成员各仿造一个,讨论完后向大家汇报你们的发现与造句,也请各小组抢答。

……

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1: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动词形式为:is/are+过去分词(造句略)。

小组2: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动词形式为:was/were+过去分词(造句略)。

……

活动任务2:如何把这两种句式改为一般疑问句与否定句?(教师提问)

小组3:改一般疑问句时,将is/are和was/were提前(造句略)。

小组4:改否定句时,分别在is/are和was/were后面加上not(造句略)。

……

以上两个活动任务中,教师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特别要关注学困生。当学生在解释不清时,教师可以给予鼓励与补充。

反思

1.在兴趣中探究学习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情绪才会高涨,情感才会投入,参与活动才会积极。例如:在本节课的引入环节中,以身边的学习文具为教学背景,辅之以奖品和小组竞争加分来激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探究中学到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英语课程标准》)。”

由此,笔者认识到,课堂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学生的原认知基础上,创设真实情境来激发兴趣。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才能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在游戏中探究学习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说教少循循善诱多,学生的被动少主动参与多。笔者运用了“发现教学法”,寓语法教学于情境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自觉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创设尽可能逼真的、反映知识生成和应用的学习情境,创建良好的实践场,把抽象的语法知识融合在所创设情景之中,创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氛围中领悟语法规则的内涵并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搭好台,学生才能唱好戏。比如:案例中,笔者设置了“说出文具用品的名称”和“猜同学早餐吃些什么”的游戏进行搭台,这就为学生营造了想、问、猜、讲的空间,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能力。接着,笔者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进一步搭台,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语法规则,把经验自觉提升为理论。可见,学生只有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才能真正主动的去学习,只要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现的舞台,他们就会有精彩的表现。

3.在合作中探究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要求学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并从中学会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在本节课教学中,当各小组代表汇报时,笔者要求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鼓励小组之间要提出不同意见,举出不同的例句,甚至指出错误之处。其中有:am+过去分词的例句,在板书呈现中并没有出现,就有学生指出其他同学的错误,并给予了正确的回答,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自主交流和合作的效果比教师直接讲解分析要更好。

当然,探究合作学习如果运用不恰当,往往会出现一些低效现象。如:会使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浮于表面,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则参与度不均衡,语法知识掌握不透彻。久而久之,各种语法现象模糊不清,学生就缺乏使用的信心与勇气,对之前的学习过程产生怀疑,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也会产生动摇。

可见,语法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人人畏之的沉闷课,在探究合作式学习下也能生机盎然。其实,只要我们教者走进教材、走进学生、走进生活,使教育生活化,通过生活进行教育,通过教育改造生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样能使学生在语法课上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那就让我们“尽力在语言的面包上涂上欢乐和果酱吧(埃克斯兰)”。

作者简介:史金花,南京市溧水县第六届英语学科带头人,在省市级获奖论文共10篇(曾获得“五四杯”一等奖),市级以上刊物发表2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丁志英.新课改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个案[J].初中教学研究,2007(12).

[3]余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J].教育发展研究,2007(40)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211200